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典型特征,这种不健康的制度结构长期发展,致使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进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障碍,进而影响到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建立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法律制度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构建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法律制度是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城乡基本社会保障的研究,并且对世界典型国家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比较,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出发,分析了中国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法律制度的必然性。基于此,本文从基本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变迁状况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城乡基本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与制度缺陷,及未来改革需要完善的之处,并且深入探讨了构建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制度设计。
在论文的逻辑框架上,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概括、分析本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路线,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困难面。第二章,对城乡基本保障一体化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我国目前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行,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社会保障还存在很大差异,短时期还无法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条件下,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或政府制定社会保障的法律、政策时,应该统筹考虑城乡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未来规划,寻求均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为每一位公民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作为国民基本人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此外本文还具体分析了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特征、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第三章,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以及对我国建设基本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启示;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基本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的现实发展状况与制度缺陷,发达地区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第五章,分析了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第六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构想了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法律制度,详细论述了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法律制度的立法模式、主体法律制度、管理法律制度、监督与救济法律制度,以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具体制度设计。此外还提出了配套改革措施。第七章为结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