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老年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为降低围手术期风险,优化围手术期风险管理,制定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320例,准确记录其基本信息、术前合并症、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等信息,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老年髋部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2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受麻醉方式、术后中药服用情况、术前并存症个数的影响,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受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中药服用情况、术前并存症个数的影响,并发症肾脏系统疾病受术前并存症个数、术后中医证型的影响,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受术后中药服用情况、术前并存症个数的影响,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受性别、手术时机、术后中药服用情况、术前并存症个数的影响,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受年龄、术前中药服用情况、术后中药服用情况、术前并存症个数、术后中医证型的影响。并发症泌尿系感染不受13个自变量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风险因素分析中麻醉方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全麻、腰硬联合麻、腰麻三种麻醉方式对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风险依次降低;术前并存症个数(P<0.05),统计学有意义,术前并存症越多,出现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越大;术后中药服用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服用中药有效降低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风险。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因素分析中术中出血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与术中出血量无相关性;年龄(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出现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越大;术前并存症个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并存症越多,出现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越大;术后中药服用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服用中药有效降低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出现的风险。肾脏系统疾病风险因素分析中术前并存症个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并存症越多,出现并发症肾脏系统疾病的风险越大;术后中医证型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术后并发症肾脏系统疾病与术后中医证型无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因素分析中术前并存症个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并存症越多,出现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越大;术后中药服用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服用中药有效降低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的风险。电解质紊乱风险因素分析中性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男性发生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的风险高;手术时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机越久,出现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越大;术后中药服用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与术后中药服用情况无相关性;术前并存症个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并存症越多,出现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越大。心血管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风险因素分析中年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出现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越大;术前中药服用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术后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与术前中药服用情况无相关性;术后中药服用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服用中药有效降低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出现的风险;术前并存症个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并存症越多,出现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越大;术后中医证型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术后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与术后中医证型无相关性。综合分析结果提示在老年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麻醉ASA评分、术前服用中药情况、术后中医证型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术前并存症影响大部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服用中药有助于降低大部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性别影响术后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年龄影响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与电解质紊乱同时并发症的发生,麻醉方式影响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机影响术后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并存症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风险因素,老年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应处理好术前并存症,从而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术后采取中药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建议老年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可以采用中药治疗,从而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