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no共振和强耦合的光学折射率传感器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光学传感器因为其灵敏度高、免标记、实时监测、非破坏性等特点,在生物传感、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光学传感器一般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a resonance,SPR)、波导(Waveguide,WG)等模式。光学传感器对传感介质折射率变化异常敏感,微小的传感介质折射率改变也能引起传感器的反射率曲线的特征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光学传感器在灵敏度、精确度等传感性能上已越来越难满足目前的实际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传感性能较高的传感器变得很有必要。近年来,由两种不同电磁模式相互作用的混合结构引起了大的关注。两种电磁模式耦合产生的新模式如Fano共振(Fano resonances,FRs),FRs最初是在He原子的自电离光谱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发现的,后来人们发现在纳米结构中也可以诱导产生FRs,并且在传感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由两窄共振相互作用产生的强耦合也已被证明能够大幅度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本文主要集中研究了基于模式耦合的高灵敏度传感器芯片,所取得创新成果如下:(1)通过设计包含石墨烯和平面波导的结构,激发了可通过石墨烯费米能级调控的Fano共振。该结构中,石墨烯通过棱镜耦合激发出SPR产生宽共振峰,波导模式激发产生窄共振峰,当这两种模式相互作用时,Fano共振便产生了。Fano共振极其尖锐非对称共振峰的特点使得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相对于传统基于SPR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了接近两个数量级。(2)提出了含双波导的结构,结合石墨烯存在的损耗,使得两个波导的品质因子产生差异。两波导经棱镜耦合后,品质因子较大的波导激发出窄的共振峰,品质因子较小的波导激发出宽的共振峰,当这两个波导之间相互作用时,可以激发出Fano共振。当该Fano共振应用于光学传感时,灵敏度达到了9340 RIU-1。并且该结构不但支持TM极化还支持TE极化,使得该传感器有更大的应用范围。(3)通过设计包含双层石墨烯与平面波导的结构,实现了强耦合。该结构中,双层石墨烯被薄电介质隔开,薄电介质两侧的石墨烯激发的SPR发生耦合激发出了类似于薄贵金属的长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ong-rang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RSPR),双层石墨烯激发出的共振峰因为类似贵金属的LRSPR,其共振峰是窄共振峰。波导模式也是激发出窄共振峰。当两个窄共振发生耦合时,强耦合便产生了。该结构使得传感器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灵敏度是传统SPR传感器的9倍。
其他文献
目的:甲胎蛋白(AFP)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可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AFP的定量检测在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其响应速度快、选择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
样品前处理是色谱分析过程的关键步骤。采用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可对待测样品中的痕量目标分析物进行快速的提取和富集,还可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待测样品中其它组分对测定过程
近年来,RFID应用随着其飞速发展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包括仓储管理、人员定位、行为感知等等。作为物联网领域的重点技术,RFID技术所承担的角色已经从简单的“标记识别”的
氮化铝(Al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超宽直接带隙(6.2 eV)、高熔点、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迁移率和高抗辐射等优异性能,适合制作深紫外、耐高温、大功率、高频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的建设也迅速发展起来。作为我国公路交通的主要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稳定性强、刚度大及荷载能力强等特点在我国公路交通系统中占
碳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源要素,藻类碳是指浮游藻细胞里的碳,内陆湖泊浮游藻类的光合固碳,是重要的碳汇过程之一,是其生物泵功能的主要体现,其碳循环强度、过程表现出特异
半开式离心压气机由于拥有效率高、压比大、工作范围大等优点。在汽车、船舶、武器装备以及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半开式离心压气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叶轮是离心压气机的重要零部件
随着5G技术及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宽带频谱检测技术得到广泛研究,相对于窄带频谱检测,它可以更为灵活的实现认知用户对频谱空穴的接入,提高频谱检测效率。调制宽带
谐振式光纤陀螺是一种基于Sagnac效应的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光源是其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半导体激光器又是一种敏感元件,注入电流和控制温度的微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