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杠杆率持续上升,引起国家的重点关注。2016年中央政府拉开了企业部门降杠杆的大幕。2018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进一步提出了“结构性降杠杆”,开始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的杠杆率指标,将降杠杆的方向直指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企债务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延伸。尤其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中,这一点表现更为突出。根据审计署2013年对全国多个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的数据可知,在2012年底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有45.67%属于融资平台公司,其该年债务余额与2010年相比而言,增幅达到了22.5%,总增加额为3227.34亿元。融资平台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举借主体,背负的债务金额不断上升,由此引发的地方政府的潜在风险已引起各界人士的持续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业必须坚决树立降低杠杆率的目标,打响化解防范重大债务风险的攻坚战。聚焦四川省情况,根据《四川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的债务余额中,政府部门和机构、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主要举借主体,分别举借2430.52亿元、2392.72亿元、815.49亿元。因此,除政府部门外,省内融资平台公司仍然是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举借主体,其债务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以A市城投集团为例进行研究阐述。A市城投集团是四川省某地级市一家典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于2017年5月组建成立,其主要的经营方向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和相关配套的服务。该公司实际经营效益并不理想,负债率高且经营效益不容乐观。本文首先通过对A市城投集团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描述,指出财务报表数据反映出的资产负债率过高,经营现金流不足以覆盖资本成本的问题。其次,分析阐述该公司债务问题日趋严重的内、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政府、企业定位不明确,缺少经营自主权等。同时指出债务问题会引发公司的经营风险,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等不利影响。然后以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债务风险衡量和降杠杆测试。最后有针对性地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企业必须大力推进市场化转型,同时需要政府认清形势,转变职能,加强监督。通过本文研究论述,希望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降杠杆和化解债务风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