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盆地及周边地处扬子准地台内的川滇台背斜和滇东台褶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边缘。昆明盆地在新构造分区中隶属于昆明盆地凹陷三级的新构造区内,同时也是川滇断块隆起区的一部分,昆明盆地是地区新构造分区中隆起构造部分上属于滇东强烈的断陷湖盆区内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GPS空间观测技术用于研究局部区域地壳运动中,能够准确、实时的提供板块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信息。因此,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空载GPS观测技术在短期内获得某个地区最新的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是可能的,也可以用来检验现在已经有的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地学模型。本次实验是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运动特点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实际情况下,利用昆明CORS站点数据对昆明及周边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形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1)在2014年10月-11月小河站东南部、晋宁站北部、石林站西北部的水平速率变化等值线密集,小河站西北部至禄劝站等值线稀疏,其小河站、晋宁站、石林站点的速率变化大,禄劝站点速率变化小。这说明关昆明盆地东部地壳运动幅度大,西部运动幅度小。(2)在2014年11月-12月间,通过四个站点获得等值线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晋宁东部、石林西部水平速率等值线非常密集,速率变化梯度较大;小河西北部、小河西南部、禄劝站速率等值线相对比较稀疏,速率变化梯度小。这说明昆明盆地西北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东部、南部地壳运动激烈。在小江断裂带附近,等值线发生了异常变化,该地区属于地应力集中区。(3)2014年10月-11月这个时段内,南北方向地壳垂直形变等值线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呈北高南低的形态,石林西北边垂直变化幅度最大,变化最小的是禄劝站。东西方向垂直形变等值线图均表现为上升的区域性垂直变化,垂直异常变化最大的地方在石林西北部、晋宁东北部、小河东南部,即昆明的大板桥、小哨一带,昆明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形态。在西北至东南上,根据垂直形变等值线的规律,呈东南方向上升快,西北方向上升慢。(4)垂直形变在较长的时间间隔空间分布是相对平缓的,垂直形变的总体趋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随着观察时间的逐渐增加,区域垂直形变速率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