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遭遇到的重大挑战是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对我国显得尤为严峻。新能源乘用车既节能又环保,因而发展和推广新型能源汽车,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未来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主要靠大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我国的新能源乘用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除了受制于车企利润来源构成、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以及政府的相关的政策制定与调整之外,还受到潜在消费群体对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认知局限性的影响,因而,对于我国来讲,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领域的发展、推广与普及是一个长期且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上海地区消费者在国产新能源乘用车上的购买行为。在阐述新能源乘用车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我国近几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目标消费群体难以聚焦;个人消费占比偏低;售后配套设施不完善;厂商指导价定价过高;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不足。接着通过提出假设、构建模型、发放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新能源乘用车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其影响因素。本文以行为理论为背景,运用统计学上的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上海地区新能源国产乘用车潜在购买人群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揭示了此类群体的偏好与相关的潜变量。结果显示影响其行为的相关因子为“行为态度”、“产品认知”、“车企形象”、“道德示范”、“舆论引导”、“直接补贴”。关于国产新能源乘用车的“行为结果”,受到“行为态度”的影响,而“行为态度”又受到“道德示范”、“直接补贴”和“产品认知”的影响,而“舆论引导”直接决定了“道德示范”,“车企形象”决定了“产品认知”。本次的研究结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汽车企业的品牌形象维护方面;在舆论引导内容和策略上;在目标客户群的选择及营销上;在车型创新方向和特点上;在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方面。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借助舆论积极引导;明确目标客户群体;确定车型创新方向;加速电池相关技术难点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