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作为吸附剂,具有高效、无毒、安全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日用化工、农业等行业,正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粳米为原料制备粳米淀粉,再制成多孔粳米淀粉;探索了适当交联后再部分酶解制得具有抗溶胀性质的多孔交联淀粉的新工艺条件;探讨了多孔淀粉改性后的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在含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本研究不仅拓展了粳米的深加工方法,也拓宽了多孔淀粉的应用范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以粳米为原料,优化了碱法去蛋白工艺,确定制备粳米淀粉条件为:室温下,碱浓度0.4%,碱浸泡时间4h,料液比1:3。再经正交优化实验确定制备多孔粳米淀粉条件为:温度30℃,反应时间8h,缓冲液pH 4.0,糖化酶:α-淀粉酶(酶配比)12:1,料液比50%,加酶量30%。制备得到具有抗溶胀性的交联多孔淀粉。优化了粳米淀粉交联条件:三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用量的0.8%,体系pH10,温度40℃,反应时间210min。通过二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交联多孔淀粉制备的主要因素,再利用响应面分析(RSA)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时间11h,料液比50%,酶配比10:1。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比较2种淀粉在粉底中的应用效果:交联多孔淀粉明显优于多孔淀粉和空白样。对比四种淀粉的物理特性,发现交联淀粉和多孔交联淀粉的抗溶胀性、持水性、抗冷冻能力和冻融稳定性均优于原淀粉和多孔淀粉。而多孔交联淀粉的比容积和透明度好于交联淀粉。探讨了以玉米多孔淀粉为原料再次改性为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SX)的工艺,优化了其合成条件:多孔淀粉15g,环氧氯丙烷0.4mL,二硫化碳4.5mL,黄原酸化反应时间2h,氯化镁5g。将制备得到的ISX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u2+,其最佳吸附条件为:ISX用量177.2mg,吸附时间10min,pH4.0。经吸附后,Cu2+浓度由26.38μg/mL下降到1.01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