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攀西地区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世界三大产钒基地之一,是我国矿产资源高度密集、组合条件优越、开发条件良好的地区。但随着攀西矿业的不断发展,攀西矿产物流通道不适应矿产运输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公路等级较低,通达通畅能力不足;铁路运输能力和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内水运发展严重滞后,水平较低。区域外四川水运资源开发价值大,正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形势和宏观环境,具有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和铁公水联运的良好条件,但还未得到有效利用。由于攀西矿产物流通道的限制,矿产流通效率低、通畅度不足,矿产市场较中国北部地区发展稍慢。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在物流通道相关理论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物流通道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攀西矿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攀西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攀西矿产的开采与生产、消费及市场以及攀西矿产物流通道能力三方面,分析了攀西矿产物流通道的现状。接着,文章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对攀西矿产未来的生产与需求进行预测,对矿产物流通道进行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当前攀西矿产物流通道建设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物流节点建设、物流主通道及路网建设、管理服务体制建设、信息平台建设三方面,提出了攀西矿产物流通道建设的对策。最后,通过攀西地区G公司矿产运输的具体案例,建立方案优选的指标体系,进行指标值的计算与方案试评,并建立了时间和成本的双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备选方案进行了综合优选计算,得出不同时间和成本权重下的方案优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