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光纤光栅偏振特性及温度影响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光栅作为波长选择的一种光敏器件,因其结构多样性、易于集成以及与光纤系统兼容性好等优点,使其广泛的应用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等领域。研发以光纤光栅为基元的各种光学器件已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热点。光纤光栅的写制过程会引入双折射。同时光纤光栅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会改变其双折射值。随着光纤通信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双折射引起的光纤光栅的偏振特性对传输速度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因此,对光纤光栅偏振特性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本文总结了光纤光栅的在通信和传感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光纤光栅的结构及特性、单模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耦合模理论、非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分段均匀传输矩阵分析法。结合以上理论对单模光纤光栅的偏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重点研究了光纤光栅物理参数对斯托克斯参量的影响以及布拉格光纤光栅偏振特性对温度的响应。  光纤光栅物理参数对 Stokes参量的影响中,重点研究的是常规单模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根据耦合模理论和琼斯矩阵给出单模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和透射斯托克斯参量公式,数值模拟并讨论了光栅周期、调制系数、双折射对 Stokes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个参数对光纤光栅 Stokes参量的影响非常显著,会改变谱线的带宽、大小以及使中心波长产生漂移等。最后通过实验测量了Stokes参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布拉格光纤光栅偏振特性对温度的响应中重点研究了单模切趾布拉格光纤光栅。理论分析了切趾弱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偏振相关特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了切趾弱双折射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偏振相关损耗、差分群时延随波长变化曲线;实验测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射谱、PDL和DGD随波长变化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对PDL和DGD的变化情况作出了分析。反射偏振相关损耗呈现两个峰值,随温度增加两峰漂移程度相同,表明偏振相关损耗无明显差异。DGD最大值随温度增加成线性向长波方向漂移,证明了光纤光栅正交模损耗变化的等同性,理论与结果表明:切趾弱双折射FBGs的偏振特性随温度产生明显的变化,其正交模变化呈现等比例特性。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学器件的不断升级换代,由于器件尺寸的不断变小而逼近量子尺度,隧穿造成的漏电与高集成度导致的发热效应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本质困难。为了应对这一困难,人们开始挖掘电子
典型的反铁磁体的共振频率位于毫米波到远红外波段,也就是太赫兹波段。因此,研究反铁磁体中的非线性效应,对太赫兹波段的光源、通信和探测等技术的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反铁磁体
从弦论得到的最显著的一个结果是AdS/CFT对应性,这个对应性将弦论和边界上的共性场论联系起来,从而提供了超导体的一个对偶引力描述,我们称之为全息超导。全息超导体是一个强耦
随着通信、雷达和广播技术飞速发展,微波以下电磁波频段全被占据,开辟新的频段是非常必要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提出了太赫兹(THz)技术的概念。THz波是指频率介于0.1THz~10THz
目前,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电特性而被广泛关注。其中,ZnO由于其具有宽禁带(3.37 eV)和高激子束缚能(60 meV),在室温或更高温度下仍可实现紫外光发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