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的培养及骆驼刺和鹰嘴紫云英的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草木樨状黄芪发根农杆菌A_4转化系再生植株幼叶为材料,通过酶法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并高频率分化出再生苗。比较了不同叶龄、预处理时间、不同酶解时间和培养密度及不同激素组合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以3×10~5个/ml的植板密度,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在附加有2.0mg/L2,4-D,0.2mg/L6BA,0.3 M甘露醇,2%(w/v)蔗糖和500mg/L水解酪蛋白的DPD培养基中,可获得最佳培养效果,其细胞分裂频率达38%左右。由原生质体获得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篌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其群体遗传结构,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篌竹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采用同样的技术又分
从长庆油田油水样中分离出一株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气体的菌株(编号为DBD11),经过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该菌株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范围为4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高速电路设计在整个电路设计领域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由于系统的时钟频率迅速提高,信号上升时间加快和
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分化过程,可分为有丝分裂期、减数分裂期和精子形成期三个阶段.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通过第一次减数分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