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动产征收统一立法研究

来源 :欧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不动产征收立法属于分散式立法,形式上表现出立法体系架构上的法门众多,内容上呈现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和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城乡二元立法结构。因法律制度的差异、冲突和不完善,引发城乡征收不平等、公私利益失衡、征收冲突频发等现实危机。这与当前国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征收领域公私利益平衡的改革和发展目标不相符。因此,有必要探究现行不动产征收立法及其实践的共性问题,借鉴域外有效经验,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不动产征收法律制度,从制度上解决不动产征收的激烈矛盾和现实问题。不动产征收必须满足三大法定要件,即目的性要件、公平性要件和程序性要件,因而不动产征收统一立法也应当主要围绕前述三大要件进行研究。征收符合公共利益目的是启动不动产征收的重要前提。当前折中式界定方式存在列举内容简单模糊、兜底条款扩张等问题,同时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标准,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征收目录细化列举情形,并在确立比例原则基础上,引入诸如损益对比分析等界定标准,以此完善实体界定内容。此外,还应当增设公共利益前置审查和争议解决程序,协调发挥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界定作用,以此加强公共利益界定程序控制。公平性要件就是要给予被征收人和征收相关人公平补偿。征收补偿直接关系被征收人和征收相关人的权益保障,应当确立公平补偿原则。通过建立以公平市场价值为核心的补偿标准体系、扩大不动产征收补偿对象和被征收财产价值范围、提供包括货币补偿和其他替代补偿方式在内的多元化补偿方式,实现对权益主体的财产价值保障和存续价值保障,推动不动产征收补偿的公平公正。作为一种“看得见的正义”,正当征收程序是保障私人合法财产权益和约束征收权的必要手段。参照现行征地程序设计统一的不动产征收程序,以“平等协商,保护权利”为价值取向贯穿始终。在公共利益界定程序之外,健全包括公开制度、听证制度、补偿安置方案协商确定制度,保障权益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并完善征收权利救济体系,以此实现符合公共利益征收目的和给予公平征收补偿的实体正义,以及实现征收程序公开透明、平等协商、行政效能明显的程序正义。
其他文献
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实践出发对市民社会的个体与共同体的生成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揭示了市民社会个体与共同体独特的共生关系。其中,市民社会的个体是现实的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个体,蕴含着高度发达的主体性。市民社会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具有欺骗性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同体,在共同体虚幻性的影响下,市民社会的个体又呈现出特有的异化状态。因此,不同于传统社会中以血缘、地缘为媒介的个体与共同体是直接统一的关系,
学位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广义有组织犯罪中的高级形态,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逻辑起点和中心是“组织”,只有在犯罪组织成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认定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组织行为、组织成员的认定方面也应从“组织”的维度进行认定。但是通过海南司法实践案例,特别是通过吴宗隆一案进行分析,发现在实践存在偏差,将组织等同于组织者、领导者,在组织特征的认定方面流于表面。在认为组织行为时,并非以受组织指挥、利益归于
学位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富强以及公民法治意识广泛提升的基础上,公民更积极主动参与维权行动。特别是面对检察机关的指控时,被追诉人认为自己才是最了解自身利益需求的人,因而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希望更多地参与到诉讼程序中,能够切实地维护自身权益。由于被追诉人更多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提出意见,而辩护律师主要从现有规定与证据出发尽可能保障被追诉人正当权益,双方对于最佳利益的判断会不一致,对辩护方
学位
我国地方组织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它是指导地方的人大和政府开展工作的基本法律,包括了地方人大和政府的产生和职权等内容。地方组织法的价值构造指的是该法本身应该具有的积极作用,而这些积极作用是动态变化的,从而形成了价值要素间的结构。价值构造相关的问题研究在我国地方组织法立法及其实施的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地方组织法领域中绕不开、必须面对的基础性问题。
学位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人民健康是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价值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历届领导人发展人民健康的基础之上,在新时代发以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为根本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健康发展难题。站在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人民健康的角度上,在许多场合论述人民健康及其相关话
学位
“个人”历来是哲学家讨论的热点,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对于“个人”也就有了不同的认识。将这些认知进行归纳概括,可以发现从个人自身出发,康德、费尔巴哈、施蒂纳等人肯定了个人的主体性地位,而黑格尔、鲍威尔等人则认为个人是客体性的存在。从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康德认为个人自由与自然必然性是相背离的分裂关系,而黑格尔则认为个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共生关系。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施蒂纳认为个人的排他性导致个人
学位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这部《国防法》着眼于新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作出充实规范,对国防事业的建设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国防法》价值构造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防法》作为国防和军事领域的基本法,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元素,主
学位
全面抗战时期,为了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性,担负起民族解放战争中流砥柱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政治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源头;在党的政治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理论的中国化。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决策,把党的政治建设提
学位
当前对公序良俗原则的讨论一般局限于民法领域,有学者逐渐意识到公序良俗原则并非仅适用于私法,其在公法之中也有广泛适用。虽然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但我国刑法通过将公序良俗上升为法益给予其严密的保护,妨害风化犯罪的设立便是其中代表,妨害风化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即为公序良俗,该类罪名的设立是公序良俗原则刑法适用的体现。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从上古时期到如今,妨害风化犯罪在我国刑事立法中未曾
学位
被害人危险接受理论,是体现被害人“自我决定”意志的、对于行为人出罪具有特殊刑法学意义的概念,应当作为构成要件阻却事由来把握。我国目前的刑法改革在犯罪论的教义学讨论乃至相关司法判例中均部分接纳了德日三阶层体系中的观点,这使得将被害人危险接受理论作为构成要件阻却事由应用在刑事司法中具备一定的体系基础与应用前景。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务中,仍存在忽视被害人的“犯罪地位”的不妥之处,一些案件的判决结果不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