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它之所以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带来了高等教育功能与形式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随着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越来越发挥关键作用,世界各国均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力度。在我国,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也受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否顺利实现的所在。相应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也成为我国高教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但纵观以往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质量保障领域,而对高等教育质量本身的研究并不深入,主要还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作为质量观的主要内容,并没有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部丰富内涵。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简单梳理一下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质量观的演变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定义的不同表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尚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家政府的角度考虑,着重分析高等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它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想在社会服务方面更好、更全面地发挥作用,必然要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三个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学校自身发展层面的考虑,高等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还包括学校的办学条件、科研成果和学校管理以及满足多种需要的程度等方面。对于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利于高等院校的正确定位以及自身的发展。第四部分主要基于学生个体需要的考虑,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容不再是取决于学生的掌握的知识多少,还必须看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如何。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核心,也高校的发展的生命线。第五部分通过前几部分的分析,提出对提高和保证不同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构想。希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选取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作为论题,并非只有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存在问题,事实上,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也存在质量问题,只不过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比较单一,其服务的对象也比较清楚,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比较容易形成共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