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视角下《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自恋现象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英国小说家约翰·罗伯特·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在1969年出版后,备受女权主义以及自由主义层面的关注。甚至福尔斯也声称这是一部女权小说,并赞扬女主公萨拉捍卫自由的精神。但严格来讲,萨拉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女权主义者或纯粹的由由捍卫者。本文并不否认批评前辈们对萨拉所作出的女权以及自由主义层面的解读,只是希望在此基础上,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探讨萨拉身上的这种"不纯粹性",并将此作为对萨拉研究的一个补充。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启发,特别是其中的自恋理论,本文将萨拉作为一个自恋者进行分析。萨拉的自恋特征主要体现在显性的自虐和隐性的同性恋这两个方面。因父亲的移情作用,幼年的萨拉发展到初级自恋阶段。又因未能与法国中尉发展恋情来排遣孤独感,她继续进入二级自恋阶段。之后她将查尔斯作为爱的对象,以此来排遣自我力比多的过多堆积。萨拉成功地弓引诱了查尔斯,但却抛弃了他。最后她似乎又与女诗人克里斯蒂娜有着隐晦的同性恋关系,这一点虽然没有得到福尔斯的肯定,但也得不到否认,因为作者给出太多的隐含信息直指萨拉的女同身份。最终萨拉投身于艺术,实现了自由。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萨拉的分析,有意向大众传达出一种|R极的生·活态度,即要学会如何正确地排遣自我力比多的过多堆积,与此同时,升华力比多是避免悲剧发生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中国的反腐工作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有序进行,并取得卓越成效。外国媒体对于中国的这一重大举措一直保持关注。本研究以意识形态修辞批评为理论基础,在Foss和Craig二人提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的神秘、怪诞风格与当时被认为的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一度被排挤在美国主流文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大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口语能力的培养引来更多关注。然而,中国大学生口语能力薄弱,很多学生没有自信说英语;即使说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