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的迅速普及极大地便利了居民的生活,但也加剧了我国本就严重的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但实施效果却远远低于预期。补贴政策作为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其终究是政府阶段性调整的产物。本文正是在环境问题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及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退坡背景下,围绕补贴额度、交通管理政策和温室气体排放三个变量,利用基于正交原理的意愿调查(stated preference, SP)问卷获取五年内计划购车的消费者的选择偏好数据,建立一个多项 Logit 模型(multinomial logit,MNL)和多个嵌套 Logit 模型(nested logit mod-el,NL)对选择方案特性、个人特性、出行特性、车辆属性和消费者认知五大类变量对消费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PHV)和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购买的影响进行分析,应用NLOGIT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主要有以下几点研究结果:(1) NL模型标定结果表明补贴额度、交通管理政策和温室气体排放均能显著地影响消费者车辆选择行为,交通管理政策确实能缓解补贴退坡带来的负面影响;个人特性变量如性别、年龄等对PHV和EV的选择影响不显著;相比于EV和传统燃油汽车(conventional vehicle,CV),计划购买PHV的受访者更不愿意绕行来补充能源。(2)为深入了解车辆温室气体排放对消费者车辆选择的影响,分别在SP调查和车辆特性属性调查部分加入这一属性。结果表明当假设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其他特性均不存在差异时,车辆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显著影响消费者车辆的购买,但在14个车辆决策影响因素排名中,温室气体排放排第13位,消费者并不看重该因素,而模型分析发现只有部分计划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关注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为了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对车辆选择的影响,调查问卷中第三部分陈述五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观点,将其处理为虚变量,引入NL模型中。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认同新能源汽车在环保、燃料成本、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和十年内是否可能购买新能源汽车四方面的观点,但是不太认同“新能源汽车维修及保养成本比传统燃油汽车低”这个观点,在维修及保养成本上,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燃油汽车。(4)将弹性理论引入到消费者车辆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中,具体描述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变化随补贴额度、交通管理政策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变化的过程。发现三者对PHV和EV的选择均缺乏弹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更多的是在PHV和EV选择间的转移,补贴退坡并不会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