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对药物转运体活性的影响,确定可能对ACT001的跨膜转运和药效发挥产生影响的药物转运体,进一步研究ACT001与转运体的亲和性和对转运体的调控作用,从转运体角度探讨ACT001的跨膜转运和耐药性。方法1.应用各种药物转运体高表达单克隆细胞株,通过系列浓度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对各转运体介导的放射性标记探针底物转运活性的影响,发现ACT001可能产生抑制作用的转运体,进一步测定ACT001对转运体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2.应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ACT001的肠道吸收机制;应用稳定表达外排转运体的MDCK细胞模型研究ACT001的外排转运机制,预测外排转运体对ACT001肠道跨膜转运的影响,同时预测ACT001临床使用中可能产生的耐药性机制。3.应用转运体体外诱导方法,使用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研究ACT001对外排转运体产生的诱导作用和能力,推断药物转运体介导的ACT001耐药性和药物相互作用,进一步预测逆转其耐药性的方法。4.应用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研究抗胶质瘤Ⅰ类新药ACT001体外抗肿瘤作用,考察增强ACT001药效的有效方法。结果1.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能抑制外排转运体BCRP的转运活性,IC50为48.6μmol/L;ACT001对转运体OAT1、OAT3、OCT1、OCT2、OATP1B1、OATP1B3、P-gp和BSEP的转运活性无影响或影响较弱,IC50均大于100μmol/L。2.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在Caco-2细胞单层上的外排率为2.95,添加BCRP抑制剂Ko143可使外排率降至0.807;添加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ACT001的外排率没有影响。提示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不是P-gp的转运底物,是外排转运体BCRP的转运底物。3.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能诱导BCRP和P-gp的表达。在人结肠腺癌培养细胞LS-180中添加10μmol/L的ACT001诱导72 h,可使P-gp和BCRP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提高8.89倍和8.21倍,蛋白表达量分别提高3.76和2.92倍。提示ACT001在临床应用中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现象,使抗肿瘤药效降低。4.在人脑胶质瘤培养细胞U87中,与BCRP抑制剂Ko143联合使用,可使ACT001对U87细胞的体外生长半数抑制率由单独使用的IC50=33μmol/L降为IC50=26μmol/L,抗肿瘤作用增强(P<0.05)。结论1.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是外排转运体BCRP的底物,BCRP在血脑屏障和肿瘤细胞中高表达,ACT001到达血脑屏障时,会被BCRP识别外排,导致跨血脑屏障能力下降,不能在靶点位置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药效降低。2.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是外排转运体BCRP和P-gp的诱导剂,能上调人结肠腺癌培养细胞LS-180中两种转运体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能增强其外排活性;BCRP和P-gp在血脑屏障和肿瘤组织高表达,对两种蛋白的诱导作用会进一步导致药效下降并产生耐药性,使治疗失败。3.BCRP和P-gp在体内分布广泛,当ACT001与两种蛋白的抑制剂或底物联用时,由于竞争和诱导作用,会对其他药物的转运产生影响,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4.ACT001是BCRP的底物,在肠道会被外排到肠腔,减少入血量,限制吸收,使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5.BCRP抑制剂可抑制BCRP对ACT001的外排活性,减少ACT001的主动外排,增加血药浓度和脑暴露量,增强ACT001的抗肿瘤作用。6.该研究为ACT001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