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馆到内三院看清初政治选择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清朝制度既热衷强调其延续明朝制度的共性,又热衷强调共性下的特性。且制度的沿革与创新是一个延续的历史过程,就制度发展过程得出的结论仅是对历史规律的遵从,缺乏对历史人物活动所造成的制度选择性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将制度研究置于人物活动当中,以文馆、内三院为重点,将历史客观条件与历史人物主观能动相结合,从而揭示制度选择的现实需要性。太祖时期处于起兵阶段,未着手筹建文官制度,但有一批的文职人员担任起草、书写来往文信,联络汗与贝勒诸事务,登记档册、管理户籍、教习子弟等工作。这些围绕在太祖及武将身边的文员,除了常规性任务外,还参与机密国政,所以有专门的办公机构书房或文馆,而这些文员在当时被称之为“巴克什”,由于文官制度的缺乏,这些文员对雇主有强烈的依附性,具有私臣性质。太宗朝分为文馆和内三院两个阶段:前期的文馆是对太祖时期的文馆进行制度化的延续,并大量起用汉文臣,这些文臣以皇帝智囊身份被纳入正规的官僚系统充任文官,突出其谋士身份。后期从文馆到内三院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尽管从职能、官阶上他们的权力仍依附于皇权,然而机构的规范化、权责的明确化为其迈向政治成熟、政治独立提供了制度保障,并正式成为国家机构,职能得到进一步扩大。世祖首先经历了摄政王辅政阶段。摄政王多尔衮在汉文臣的引领下建立了顺应统一的官僚体系。但多尔衮对汉文臣要求的内三院宰辅权力消极作为,并压制内三院不赋予其票拟权并蚕食其触及朝廷政务的多方权力。世祖亲政后,初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让顺治借各贵族利益集团互相倾轧以巩固皇权,与此同时内三院作为皇帝的亲信势力在崛起。世祖改内三院为内阁,内三院由辅佐机关演变为权力机关。从文馆到内三院,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私臣在权力拥有者有意无意之间逐步走出各自雇主的樊笼,由权力边缘逐渐的走向权力的中心。从太祖到世祖,他们经历了由私臣向谋臣再向权臣的蜕变。
其他文献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煤炭资源整合是2009年以来山西省煤炭行业发展中的关键词和标志语。当前,在第三个年头进行回顾和审视,山西煤矿企业重组整合抓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行业
采用ISO 9705标准墙角火试验装置对2种火灾试验用标准燃烧物开展了定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瓦楞纸箱含水率和燃烧环境条件下,采用4角点火方式,2种内部蜂窝状结构的典
道家思想的根本和核心是"道",并以此来处理人与自然、君主治国、个人修身的种种问题。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道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拟从当代社会的几
近年来,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免疫学等多个领域;细胞培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动物细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受地域间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风俗、歌谣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通过对瞿昙寺建筑彩画的深入调查、测绘和研究,认为瞿昙寺建筑彩画堪称明早期彩画演变的缩影。类似宋锦的纹饰和色彩的瞿昙殿彩画形式与宋代五彩遍装的色彩设计相似。从其彩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对农村金融的改革,开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纪元。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改革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进程中活性转录因子4(ATF4)与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的表达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两者在坏死进程中的联控效应。方法 6月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
近年来,环境污染、能源紧缺与社会发展和人类安居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环境修复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已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最近几十年兴起的可
<正>云南昭通孟孝琚碑,被誉为"滇中第一石""海内第一石",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九月(一九〇一)出土于昭通东南白泥井附近杨家冲子马家湾的一座汉墓前,发现之后即转移至城中凤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