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PH对膀胱癌发生发展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人类癌症相关死亡的常见原因。尽管对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膀胱癌的预后较差且极易复发,但仍有约50%的膀胱癌患者会发生癌症转移。目前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探讨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对于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非SMC凝缩蛋白I复合体H亚基(Non-SMC condensin I complex subunit H,NCAPH)是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的染色体凝缩蛋白。多项研究报道,NCAPH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NCAPH能够通过促进癌细胞增殖、迁移以及抑制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发挥对结肠癌的调控作用。在肝细胞癌中,NCAPH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此外,NCAPH能够通过稳定染色体结构减少由Chk1/Chk2通路激活引发的DNA损伤,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然而,NCAPH在膀胱癌中的功能作用尚未有研究报道。通过数据库我们发现NCAPH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因此我们推测NCAPH可能会对膀胱癌的发展发挥调控作用。方法:1)收集30对未经放化疗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提取组织内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和癌旁组织中NCAPH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和癌旁组织中NCAPH表达,对比两种组织中NCAPH表达差异;另外收集60例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分析NCAPH表达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2)细胞培养: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以及膀胱癌细胞(UMUC-3细胞、5637细胞、SW780细胞)细胞均购自普诺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J82细胞购自赛百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V-HUC-1用含10%胎牛血清的Ham’s F-12K培养基于培养箱内培养,UMUC-3和J82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于培养箱内培养,5637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于培养箱中培养,SW780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Leibovitz’s L-15培养基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以及4种膀胱癌细胞(UMUC-3、5637、SW780、J82)中 NCAPH 的 mRNA 表达水平;4)细胞转染:根据Real-time PCR检测结果,选择NCAPH表达水平较低的细胞SW780转染NCAPH过表达质粒,选择NCAPH表达水平较高的细胞为UMUC-3转染NCAPH siRNA;细胞分为以下两组:SW780细胞分组:A细胞:parental、vector、NCAPH OE;UMUC-3 细胞:parental、siNC、siNCAPH-1、siNCAPH-2、siNCAPH-3;利用MTT法和BrdU染色法检测敲减和过表达NCAPH对UMUC-3和SW780增殖能力的影响;5)培养膀胱癌细胞UMUC-3和SW780,转染了 NCAPH si-RNA和NCAPH过表达质粒48h后,流式细胞仪和TUENL染色法检测敲减和过表达NCAPH对膀胱癌细胞UMUC-3和SW780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MEK1/2、phospho-MEK1/2(Ser217/221)、ERK、phospho-ERK1/2(Thr202/Tyr204)蛋白表达水平变化;6)UMUC-3 NCAPH-shRNA稳定细胞转染:UMUC-3 转染 NCAPH shRNA 和NC shRNA48h之后,细胞更换为含有500g/ml G418的完全培养基筛选稳定转染细胞,随后qRT-PCR检测各组细胞NCAPH表达水平;7)将1×106稳定转染NCAPH shRNA和NC的UMUC-3 接种至 BALB/cAnnu裸鼠右侧腋窝部位,每3天测量一次肿瘤体积,观察敲减NCAPH对膀胱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NCAPH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NCAPH在4中膀胱癌细胞(UMUC-3、5637、SW780、J82)中均有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P<0.0001)。在四种膀胱癌细胞中,NCAPH在UMUC-3细胞中表达最高,在SW780细胞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因此,UMUC-3和SW780细胞被用于进一步研究NCAPH功能的细胞模型;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CAPH水平与膀胱癌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1),与肿瘤大小、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NCAPH表达水平越高,患者肿瘤越大(P=9.5E-06)、分期越高(P=0.00382),淋巴结转移越多(P=0.03142),;3)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转染NCAPH过表达质粒的SW780细胞NCAPH转录和翻译水平较对照组增加约5倍(P<0.0001),而转染siNCAPH-1、siNCAPH-2、siNCAPH-3的UMUC-3细胞NCAPH表达水平明显降低;4)MTT和BrdU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NCAPH能明显促进膀胱癌细胞SW780增殖能力,而敲减NCAPH能抑制UMUC-3细胞增殖;5)流式细胞仪结果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在SW780细胞中过表达NCAPH能明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抑制细胞凋亡,而敲降UMUC-3细胞中NCAPH表达后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6)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在SW780细胞中,过表达NCAPH明显增加Cyclin B1、CDK1、phospho-MEK1/2(Ser217/221)、phospho-ERK1/2(Thr202/Tyr204)蛋白表达水平(P<0.001),而转染 NCAPH siRNA 可降低 CyclinB1、CDK1 phospho-MEK1/2(Ser217/221)、phospho-ERK1/2(Thr202/Tyr204)表达水平(P<0.001);7)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敲减NCAPH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减少肿瘤组织中 ki-67 表达量(P<0.01);结论:NCAPH可能作为一种新的促癌基因参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呈现异常高表达,且与患者肿瘤大小、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CAPH高表达可明显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逃避细胞凋亡性死亡,此外,NCAPH参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致癌过程可能与激活MEK/ERK通路有关。因此,NCAPH可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引流术(EUS-guided gallbladder drainage,EUS-GBD)的经口胆囊镜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取石、活检等胆囊介入治疗,术后胆囊与上消化道间形成的瘘道强度严重影响后续经口胆囊镜操作的成功率。然而目前对瘘道形成时间及相关机制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将利用临床回顾性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EUS-GBD术后瘘道形成过程、调控因素及作用机制。为确定EUS-
目的: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密切相关。减轻体重是目前被证实治疗NAFLD唯一有效的方式,减重手术对减轻肥胖患者的体重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代谢手术对NAFLD的作用存在争议,且深层次的机制尚不清楚。首先明确健康成年人及肥胖合并NAFLD患者血清中明确hsa-miR-200c-3p与双特异性磷酸酶-1(dual spe
目的:肥胖症人群越来越庞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也在不断增加。NAFLD作为一种多重发病机制的疾病,首要的治疗方法是持续性的降低体重,其它治疗的主要作用方向包括改善细胞代谢,拮抗细胞应激与凋亡,拮抗炎症反应及抗纤维化治疗等。减重手术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体重来改善NAFLD,在重塑氧化应激平衡和缓解炎症过程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近年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极大的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预后,但是仍有许多冠心病病人的预后不佳。此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异比较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深入了解这种疾病的分子机制,对于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是非常重要的。冠状动脉血
背景:肺癌是目前全球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达73.33万人,占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17.08%,死亡病例达61.02万人,占癌症死亡病例总数的21.68%。目前肺癌的治疗整体情况仍不理想,各项研究仍有待于开展。Rac家族小GTP酶3(Rac family small GTPase 3,Rac3)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21k D的小G蛋白,属于Rho家族中Rac家族成员,该家族被认为是
目的:目前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由于复发后不易手术、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安全。虽然,已经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仍然无法解释部分HPV始终阴性的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原因。宫颈癌虽然已经实现了三级预防,但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依然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杀手之一,尤其对于HPV疫苗后时代的
目的: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目前导致痴呆最主要的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和记忆缺失,其病理改变主要包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tau蛋白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以及突触功能障碍等。在AD的发病机制中,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the 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占主导地位,即早期Aβ的形成积累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顺铂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NSCLC常见标准方案,但是由于顺铂耐药的出现,顺铂化疗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肿瘤耐药与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寻找有效治疗靶点提高NSCLC顺铂敏感性至关重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没有5’和3’端的特殊RNA,其首尾相连构成一个闭合环状,这种环状结合能够使得circRNA耐受核酸外
第一部分动态增强MRI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导管原位癌的鉴别诊断研究目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临床无炎症表现的GLM容易误诊为乳腺癌。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一种局限于乳腺导管?小叶的恶性肿瘤性病变,根据X线表现是否有钙化存在,被划分为钙化型和非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糖代谢异常类型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极大,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慢性炎症参与的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Micro 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