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DC联合Nisin对荔枝汁的协同杀菌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与其他杀菌技术相比成本低,操作简便、安全,且不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已成为新兴非热杀菌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一些研究发现,DMDC对果汁饮料中的各类污染菌的杀菌效果存在着显著差异,一些乳酸菌对DMDC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因此,当在新鲜果汁中单独使用DMDC进行杀菌时,杀菌效果往往不理想。Nisin是一种氨基酸多肽活性物质,能有效杀死或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细菌的芽孢。前期研究表明DMDC和Nisin联合对荔枝汁中DMDC的耐受菌有较好的协同杀菌作用。针对DMDC和Nisin的不同杀菌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了DMDC联合Nisin对荔枝汁的杀菌效果及其联合杀菌机制,评价了荔枝汁经DMDC联合Nisin处理后在4℃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DMDC联合Nisin在荔枝汁杀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DMDC对荔枝汁的杀菌特性并对DMDC的耐受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发现,温度的提高能提高DMDC的杀菌速率,缩短杀菌时间,但不能提高总的杀菌效果。荔枝汁经DMDC处理后,残留的耐受菌经16s或18s rDNA鉴定后,发现其主要是芽孢杆菌属、毛霉属和明串珠菌属菌株,其中明串珠菌属是优势菌群。2.用部分杀菌浓度(FBC)指数评估DMDC联合Nisin对荔枝汁中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肠膜状明串珠菌三种污染菌的杀菌作用。结果表明,DMDC联合Nisin对肠膜状明串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协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无关作用。3.研究了DMDC和Nisin对模拟果汁中肠膜状明串珠菌的杀菌效果及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模拟果汁中DMDC和Nisin对肠膜状明串珠菌表现为协同作用。经DMDC和Nisin处理后其细胞形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两者对细胞内物质的流失、细胞膜的通透性的增加和胞内pH的下降没有相互促进作用,但能促进该菌细胞内脱氢酶的进一步失活。而对DMDC联合Nisin对菌体总蛋白修饰程度的研究发现,Nisin并不能显著增强DMDC对菌体总蛋白的修饰程度,但对DMDC对菌体蛋白的修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评价了DMDC联合Nisin在荔枝汁杀菌中的应用潜力。DMDC联合Nisin对荔枝汁的杀菌效果与与热杀菌(95℃,1min)等效,可以确保荔枝汁在4℃贮藏期间的微生物安全。经DMDC联合Nisin处理的荔枝汁感官属性可以保持的更好,但是在4℃贮藏期间损失了更多的总酚、抗坏血酸和抗氧化能力。此外,与热杀菌相比经DMDC联合Nisin处理的荔枝汁的L?,a?,b?和△E产生显著性变化(P<0.05),这是由于荔枝汁中的酚类物质被荔枝汁中残留的POD氧化造成的,对整个贮藏期间荔枝汁中酚类物质的分离提取发现,荔枝汁在贮藏期褐变主要可能是自由酚和可溶性的结合酚被氧化造成的。因此,当仅考虑到对微生物的失活和抑制时,DMDC联合Nisin处理为传统的热杀菌处理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可替代方法。
其他文献
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的重要核团,在机体正常运动功能调节和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物质(substance P,SP)是由11个氨基酸组
本论文主要是对柞蚕卵黄原蛋白基因5’端调控区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柞蚕(Antheraea pernyi)是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的一种野生绢丝昆虫,本文根据
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探讨醛固酮合酶CYP11B2和载脂蛋白ApoA5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分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及电子垃圾的大量产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溴代阻燃剂的十溴联苯醚(BDE-209)在生态环境中的浓度日益提高。由于BDE-209具有强疏水性和生物蓄积毒性,很容易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是大豆生长发育氮素的主要来源。大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仅抑制了大豆–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大豆固氮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