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视角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研究--以甘肃省片区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过渡干预,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系统逐渐衰退。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不断探索生态系统的修复办法,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因此,党中央部署开展国家公园试点,这是对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和加快生态修复的最大机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祁连山作为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之一,其生态系统的运行及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乎西部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因此,本文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为例,将共生理论引入和谐发展评价研究中,建立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共生系统,并依据共生系统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选取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三个半农半牧的少数民自治县的具体数据,依据构建的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筛选,利用熵值法、均方差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和谐发展评价相关模型,分别从国家公园和谐发展综合水平以及各系统协调性来对和谐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三个县的三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除外)与共生系统和谐发展综合评价值都呈上升趋势;在两两子系统分析中,三个县的人口子系统与资源环境子系统互相协调的能力相对较差,主要是由当地人口素质较低,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造成的;从共生系统的整体分析来看,三个县的协调发展度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肃北县协调发展度最低,从轻度失调状态发展为初级协调状态;对比分析发现,四大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差于两两子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说明国家公园内居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仍存在着矛盾。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指出了共生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从四大子系统本身及系统之间提出了促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影响尼古丁依赖者心理渴求的因素;(2)验证呼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和尿可的宁浓度与吸烟量的临床意义;(3)评价尼古丁舌下含片戒烟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反贫困是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它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政治问题。我国计划于2020年按现行脱贫标准完成全面脱贫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宏伟目标。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属于广东粤北少数民族聚集地,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其致贫原因复杂,扶贫难度大。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作为我国精准扶贫创新工程之一。国家近年来多次强调电
在20世纪30年代,贺麟有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从而创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现代新儒学早期的倡导者之一。贺麟的“新心学”思想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儒学和西方哲学思想,是中国的陆王心学与西方的新黑格尔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新心学”思想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调合中西文化的对立面,使之融会合一。  贺麟“新心学”思想的理论构成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儒家思想新开展的三条途径;其次,贺麟通过两
学位
演化经济学家们认为制度是演化的结果,但他们的讨论往往只局限在惯例等非正式制度之中;新制度经济学家们从利益最大化、降低交易费用等角度出发,对制度变迁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但却忽略了制度变迁中权力结构的作用;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则正好相反。他们共同的问题是:都仅仅分析制度变迁某一方面的原因或者过于概括,都不能完整而详细的解释制度变迁的整体过程。经济学家们需要和能够分析制度变迁是基于两个假定:制度是稀缺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