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的”字由于其高频出现和不同的使用情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的”字的各种使用中,有一种典型的“的”字转指用法。尽管在该结构中中心语不会被提及,但交际双方都知道该结构指代的是什么。我们将该结构中“的”字前面必不可少的定语整体简写为X。因此,在本文中,“的”字构式指的是“X+的”的名词化结构,并且能够在语境中补充出其中心语。转喻是人们基本的认知方式,在很多语言现象中,都存在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沈家煊(1999)从认知转喻的角度论述了“的”字的转指用法。自此,研究者对“的”字的研究从语义和语法探讨转向认知解释。本文拟从认知视角深入探讨“的”字构式的转喻类型、语篇功能及其实现的影响因素,具体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的”字构式有哪些转喻类型?2.不同的“的”字构式转喻有何语篇功能?3.“的”字构式的语篇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基于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分析真实辩论口语语料中的“的”字结构。语料来源于《奇葩说》节目,包括最新的15期。从中选取中心语被省略但依旧能够在语境中补充出来的“的”字构式。研究发现:首先,“的”字构式可根据其转喻类型分为五类:地点转喻,所属转喻,容器转喻,范畴-性质转喻和行为转喻。其次,“的”字构式可实现三种语篇功能:指称功能,焦点凸显功能和焦点对比功能。指称功能是“的”字构式通过转喻实现的基本语篇功能。“的”字构式的指称功能可使表达简练明确。焦点凸显功能是指“的”字构式的使用能够凸显其特点,使该结构所指代的内容被突出强调。在焦点对比功能的体现中,经常有两个或者多个“的”字构式出现在一句话中,而且它们是基于同一个分类标准产生的,因此体现对比关系。最后,“的”字构式语篇功能的实现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的”字构式在转喻层面实现的分类意义。每个“的”字构式都是根据X的分类标准分出的一小类,也就是范畴-成员转喻。有了分类意义,才有“的”字构式的指称功能。第二是显著度,只有X具有一定的显著度,才能实现“的”字构式的焦点凸显,或者是焦点对比功能。第三是语境,语境在对于“的”字构式转指中心语的确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可以调控X的显著度,还可以限制转指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