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糖脂的强化生产以及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方面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李糖脂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环境友好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产量低导致其使用成本较高。本文利用发酵耦合泡沫分离技术强化鼠李糖脂的生产,并利用鼠李糖脂作为起泡剂和吸附剂来处理重金属废水。首先,为了强化鼠李糖脂的发酵生产,本文构建一种集成发酵和分离的新型装置来实现鼠李糖脂的连续生产。结果表明,鼠李糖脂浓度增加后对细菌生长影响不大,但对鼠李糖脂的合成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气体体积流量60 m L/min,装载液体体积100 m L,气体分布器的孔径160μm,鼠李糖脂的回收率和富集比可达到75.15±2.3%和4.83±0.14。泡沫分离塔与发酵罐相结合,连续循环生产鼠李糖脂的结果表明:在鼠李糖脂的合成速率最大时进行泡沫分离过程可以得到鼠李糖脂的最高产量16.46±0.49 g/L。比非耦合操作的产率高32.63%,比其他时间开始泡沫分离过程的实验组产率高13.04%和10.32%。显然,通过整合发酵和泡沫分离来生产鼠李糖脂是可行的。其次,在本研究中以鼠李糖脂为起泡剂和吸附剂,通过泡沫分离技术处理Cd2+废水。鼠李糖脂作为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Cd2+可以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络合物。同时实验中发现Cd2+可以大量吸附到泡沫上,并随着泡沫分离出废水体系。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气体体积流量、p H、表面活性剂添加量,最终确定在气体体积流量250 m L/min、p H=7、鼠李糖脂添加量为1.3 g/L时Cd2+有最大去除率96.7±2.9%。通过与常用化学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Cd2+去除方面进行对比发现,鼠李糖脂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去除率,且比化学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去除效率分别高出7.8%、10.3%、13.1%。最后探讨了泡沫分离技术在选择性去除混合重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选择Cu2+、Cd2+、Pb2+作为待去除重金属离子,以鼠李糖脂为表面活性剂,考察鼠李糖脂浓度、p H、气体体积流量对重金属去除和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对选择性和去除机理进行探讨。鼠李糖脂对Cu2+、Cd2+、Pb2+三种重金属的去除效率最佳实验条件为p H为7、气体体积流量150 m L/L、表面活性剂浓度1.0 g/L,去除率分别为90.5±2.7%、96.8±3.0%、86.6±2.5%。选择性分离实验表明以鼠李糖脂为表面活性剂和吸附剂,重金属离子之间具有选择性,分别为Cd2+与Pb2+的选择系数KCd-Pb为1.992,Cd2+与Cu2+选择系数KCd-Cu为1.651,Cu2+与Pb2+的选择系数KCu-Pb为0.751。其中Cd2+与Pb2+选择性最好。
其他文献
在我国健康行动战略的背景下,当前公共教学区外部休憩空间设计与大学生健康行为需求难以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提升公共教学区外部休憩空间活力、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与社会交往从而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对天津市高校公共教学区外部休憩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基于健康促进的天津市高校公共教学区外部休憩空间研究,以公共教学区外部休憩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POE研究与系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总结国内外健康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孔氮化硼(BN)作为一种无机非碳多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等,在环境治理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多孔BN的实际应用效果,既依赖于其微观形貌和结构,也受其宏观形态影响。对多孔BN的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实现多孔BN的造粒成型,对发展高质量多孔BN固态吸附剂,推进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开发了一种有机溶剂辅助合成具有高
解淀粉芽孢杆菌BA-26(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由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促生和生防功能的有益菌。大田中施用BA-26菌株制成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叶绿素以及产量,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根际有益菌。前期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26与马铃薯互作关系,取得了许多成果,仍存在许多互作机制有待明确,深入了解BA-26与马铃薯根系互作的机
本文以获得具有新颖的质子导电性质和光致变色性质的晶体材料为目标,选用乙基紫精阳离子(EV2+)为阳离子模板,以均苯三甲酸(H3BTC)和间苯二甲酸(m-H2BDC)等为辅助配体,合成了6例给体-受体配合物。另外,合成了1例叠氮桥连四核镉(II)配合物和1例七钼酸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等技术对8例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重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换热器、地暖管材等领域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朝着耐腐蚀、低成本、易加工和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方向发展。聚乙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通用塑料,但是较低的热导率限制了其在导热领域的应用。为了制备具良好导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拓宽高分子材料在导热领域的应用,通常在高分子材料基体中添加高导热填料,是制备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本文选择以聚乙烯(P
本论文基于传统自由基聚合机理,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两个体系复杂胶体聚合物粒子及其水性涂层的制备。第一个体系以偏氯乙烯(VDC)聚合得到的聚偏氯乙烯(PVDC)乳胶粒子作为种子,以三氟氯乙烯(CTFE)、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共聚单体,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VDC/P(CTFE-co-MMA-co-BA)(PVDC/PCMB)复合粒子;第二个体系以VDC和BA共聚
对外部光线刺激响应的光致变色配合物因其在光学器件,荧光开关和可擦除无墨印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萘四甲酰二亚胺(NDI)中酰胺N原子上的电子与萘四甲酸产生强共轭作用,属于缺电子中心,能接受电子继而发生光致变色行为。因此本论文工作选取NDI类配体作为有机构筑模块,基于配体自身光致变色活性构筑了4个新型光致变色配合物,解析了其晶体结构并利用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紫外光谱、光电子
深入分析竖直壁面附近气泡运动及动力学机理,对理解气液两相传热传质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阴影法及粒子图像技术,对静止水溶液和甘油-水溶液中竖直壁面附近上升单气泡运动进行实验研究,对比气泡尺度及气泡喷嘴与壁面之间的初始无量纲距离(S*)对气泡上升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气泡与竖直壁面相互作用,气泡与壁面碰撞前后动力学机制及探讨竖直壁面附近振荡气泡周围的液相尾迹涡结构。使用
新时代职工和社会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党领导下我国女性权益保障工作不断完善与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的鲜明政治特色[1],党领导下服务型工会社会工作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已育女职工权益保障工作;本文从研究对象自我主体和工会社会工作角度,运用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方法,发挥社工资源链接作用,在党的思想、政治与组织领导下积极探索工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提出提升新时代已育女职工权益保障工作的可行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