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及中药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前列腺素E2和组胺的影响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以卵蛋白溶液来致敏SD大鼠,建立Ⅰ型超敏反应的动物模型并以它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系统探讨电针和中药对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用卵蛋白溶液刺激SD大鼠,使SD大鼠产生致敏,建立I型超敏反应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电针、中药、阳性药物等相应操作。并与空白组和模型组相对照。通过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前列素E2及组胺含量,大鼠被激发后搔抓次数。结果:1.各组中组胺含量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组胺含量明显增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组胺含量明显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除中药1组)大鼠组胺含量都高于电针组(中药2组、中药3组p﹤0.01;阳性药物组p﹤0.05);中药2组、中药3组组胺含量比中药1组高(中药2组p﹤0.05、中药3组p﹤0.01)。2.各组中前列腺素E2水平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素E2水平明显上升(p﹤0.01),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前列腺素E2水平显明显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3.搔抓次数变化:空白组大鼠几乎无动态变化,偶尔对注射部位有搔抓行为,而模型组大鼠躁动不安,活动度增加,搔抓次数明显增多(p﹤0.01),有统计学意义。4.各治疗组大鼠瘙痒症状相对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搔抓次数减少(中药1组、中药2组、电针组p﹤0.01;阳性药物组、中药3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大鼠搔抓次数低于阳性药物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针灸及中药的治疗后,I型超敏反应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2.在抑制前列素E2及组胺含量及缓解瘙痒症状方面,电针组和中医1组疗效尤佳。3.其治疗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前列素E2及组胺含量的释放等环节来治疗I型超敏反应疾病。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低压真空接触器在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过电压问题,可逆运行问题和安装调整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传统点源干扰枪及相控阵雷达对无人机干扰时会对同方位的所有设备产生干扰的问题,在频控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阵列的复杂环境定点干扰方法。利用频控阵
腹痛症是对具有腹痛症状的疾病的总称,“起卧”是腹痛的典型表现。腹痛症是一个综合性症候群,导致腹痛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以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腹痛最为常见,这又称真性腹痛。现将奶
期刊
古田县地处闽中偏北,位于福州与南平交界处,素有食用菌之乡、华侨之乡、水电之乡、水果之乡和文化体育之乡等"五乡特色",是全省库区重点大县.近年来,我们根据古田实际,提出实
利用米曲霉对猪血进行发酵以提高其饲用价值,试验选择温度、接种量、时间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并用0.6%的胃蛋白酶溶液进行离体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