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华南、西南等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大量涉及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的防渗加固,该地层呈致密砂砾石状,细微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崩解。对该类地层进行防渗加固灌浆,现有技术主要存在材料可灌性差或无法灌注,钻孔易塌孔,灌浆压力不易控制,易造成劈裂跑浆,灌浆理论大多集中在单一渗透、挤密和劈裂理论研究,不能适应于工程实际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为对象,对其灌浆机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可灌性浆材性能改进、室内模拟及现场灌浆试验,得出研究成果如下:(1)复合灌浆机理研究。结合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特性及可灌性理论,对浆液在地层中的扩散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渗透-劈裂复合灌浆机理,考虑浆液粘度的时变性及劈拉压力衰减的影响,得出了渗透-劈裂复合灌浆机理下浆液扩散半径与灌浆量、灌浆时间及灌浆深度之间的关系。(2)可灌性浆材改进试验研究。采用苯系高效减水剂FDN-C和聚羧酸盐系高效两种减水剂,对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可灌性浆材——湿磨粘土水泥进行改进,通过大样本室内试验对改进后浆液的基本性能及结石体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采用苯系高效减水剂FDN-C对浆液的性能改性效果更为优异,且减水剂掺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1%。(3)适宜的灌浆材料及工艺组合研究。在不同的给压方式(稳压和脉动)和不同灌浆材料(改进前后的湿磨粘土水泥浆液)组合下对全风化花岗岩土体进行室内灌浆试验,对灌浆过程参数及灌后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脉动灌浆方式下采用改进后湿磨粘土水泥浆液进行灌浆,灌后结石体呈均匀规则圆柱体,效果良好。验证了渗透-劈裂复合灌浆扩散半径计算公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异范围为23%~45%,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4)工程应用研究。在云南省红河州邦干水库进行常规灌浆材料及工艺和新材料及工艺的现场适用性试验,对灌后效果进行检查,发现常规灌浆材料及工艺无法形成封闭的防渗帷幕,灌后透水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新材料及新工艺灌浆防渗效果良好,灌后透水率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灌浆施工参数,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