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原型与灵魂自救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理性的片面发展引发了现代人的心灵危机,荣格深感现代社会人们诸多的生存困惑和精神危机,故对人的内心世界十分关注。而人类心灵的奥秘是难以用科学来简单地加以条分缕析的,其根源可以回溯到远古洪荒时代,这可以说是荣格原型研究的立足点。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典型的领悟模式;原型体现在艺术中,是艺术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激活原始意象来显现、传承的;文学的本质就在于表现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由于现代艺术及远古神话体现了这一原始意象,可以抚慰人的精神,拯救人的灵魂,使人重返故里、重返童贞。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的基本精神,分析了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认为他的作品中活跃着一系列的原型意象。本文主要挖掘并具体分析了阴影、再生、父亲三个原型及其相关影响。阴影原型表现为他对现实社会人性丑恶的种种揭露和清醒认识;再生原型响彻着他寻求人性的复苏,要求自我价值的呼唤;父亲原型就负载着他对人类那不可测命运慨叹,表现了人类在强大灾难面前的巨大忍耐与牺牲精神,并显示人类经受磨练,寻求光明的坚强足迹。本文在此基础上,认为荣格和大江虽然生活的时代、国家及研究领域不同,但他们的研究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从事着关注现代人灵魂健康的事业。他们希望在这个科技理性极度发达,而精神却极度空虚的现代社会,帮助现代人摆脱精神上的迷惘与无助,重返灵魂深处寻回失落的生活意义。一个道德滑坡、精神贫乏和人性危机的时代,往往引发个人心灵的变异和扭曲。对荣格和大江“关注灵魂健康”的人道主义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它让人们重新认识自身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重新关注自己内心的健康。只有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的现代人,才能创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现代社会。
其他文献
各有关单位:rn为进一步支持本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带动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会同相关单位修订了《上海市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的研究课题提出后,研究界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空白。考察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散文大家。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闲适散文创作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30年代林语堂闲适散文的生成
各有关单位:rn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本市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进工作已有一定成效,为向社会全面、系统呈现上海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进展情况,提高全社会参与建筑节能工作的
作为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留学生在使用平比句及其否定式时常出现各种偏误。本文所选的平比句式及其否定式是:“A跟/和/同/与B一样(X)”、“A跟/和/同/与B不一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以近代汉语语气助词研究的现有成果为出发点,以明代白话小说《型世言》为语料,考察《型世言》中的语气助词,通过平面描写,数理分析,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考察近代汉语语气助词的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