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状况为背景,以徐訏的文学活动、心路历程及个体心性为参照,着力于论析徐訏的新文学观及其创作的独特品性,以揭示徐訏的新文学观和创作个性的形成动因及其文学史意义。 徐訏认为“文学也不过是一种娱乐”,“文艺的本质是大众化的”。在他看来,“娱乐性”与“大众化”是新文学创作中应有之意。他对当时新文学建设开出的药方是:“给大众以健康的娱乐。”徐訏对文学的“娱乐性”和“大众化”有其独特的理解。本文以徐訏新文学观中的“娱乐性”和“大众化”两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对徐訏的新文学观和其小说文本特性做细致的分析,并互相参照阐释,以期探析徐訏对中国新文学景观和个体创作意义的想象。作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作家,他在“大众化”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功探索,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徐訏小说独特的文本特性与其对新文学的构想是有着直接关联的。本文的主要步骤如下:研读徐訏的文论及批评文本→分析徐訏的新文学观→进入徐訏的小说文本,分析徐訏的新文学观是如何落实到其创作实践中的,评议徐訏新文学观和创作实践的文学史意义,探析徐訏小说的文学史地位与其自我定位之间的落差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试图说明,徐訏的新文学观及小说创作是多元文学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展示出中国新文学应有的一种可能走向,并给我们当下的文学史叙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