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的信息传播,是一种跨平台的新型传播模式。在微博上,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化信息的发布、个人和专业媒体新闻信息的发布,以及商业推广和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应用。这也就使得微博的传播具有了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新闻信息的碎片化、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和信息传播裂变化等特点。凭借这些特性,微博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公共话语平台,它将公众的民意集中体现、有效监督公共权力的实施,更有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与议程设置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作为新兴的舆论平台,微博管制等方面还不完善,仍然存在着负向舆论、情绪化舆论以及群体化舆论等。若不能有力控制和引导,必会产生一定的“蝴蝶效应”。为此,作为微博舆论引导主体之一的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转变“统治”角色,推动平等与互动的治理。之二,传统媒体除了要快速发布真实的微博信息,还应及时引导舆论的走向,筛选和甄别微博舆论,滤除易发生谣言、偏激和群体的盲从与冲动等负向舆论。之三,微博网站应从把关制度、设置议程、利用意见领袖、加强辟谣等多方面引导舆论。之四,微博用户应该加强自身媒介素养,传播真实、健康的信息。只有以上四者各自发挥职能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微博舆论。本研究以微博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博舆论的特征及现实存在问题,并通过对具有微博舆论引导主体地位的政府、传统媒体、微博网站、微博用户进行职能和效能分析,得出引导微博舆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