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任是幼儿社会交往的认知基础,是个体人格、智力以及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批判性地接受外界信息是成年人保护自己、适应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样的,幼儿也并非不加区分的信任所有信息提供者,而是能够根据已有的环境信息辨别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以此来评估不同的信息提供者的可靠性,最终选择相信其中一位信息提供者—这就是幼儿的选择性信任。在选择性信任领域,幼儿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熟悉的个体,不同年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信任偏好有所差异。这种对熟悉者的信任偏好现象可能存在两种原因:一是源于幼儿对信息提供者的情感方面的熟悉,更加相信与自己有情感联结的个体提供的信息;二是源于幼儿对信息提供者的知识背景的熟悉,幼儿在与熟悉者的交往中建立了他们能提供准确信息的认识,因此更愿意相信对其知识背景有一定了解的个体。本研究选取303名年龄为33-68个月(M=50.64)的幼儿,通过创设情景进行选择性信任实验研究,试图考察3-5岁幼儿对熟悉者的选择性信任的发展特点及原因。研究一选择幼儿熟悉的本班教学老师和陌生人作为信息提供者,探究在准确性未知情境以及本班老师准确性低的情境中,幼儿更多询问和采信哪一位信息提供者。研究二选择本班教学老师、外班教学老师和本班保育老师作为信息提供者,根据幼儿的信任选择,探究幼儿对熟悉者的信任是源于情感熟悉性还是知识背景熟悉性。研究结果表明:(1)3-5岁幼儿对熟悉者的选择性信任的发展特点:3-4岁幼儿在准确性未知与熟悉者准确性下降情境中均选择相信熟悉者;5岁幼儿在准确性未知情境中选择相信熟悉者,在熟悉者准确性下降情境中选择准确性更高的陌生人。(2)3-5岁幼儿对熟悉者的选择性信任的原因:3-5岁幼儿在准确性未知情境中选择相信熟悉者皆是因为情感熟悉性;3岁幼儿在熟悉者的准确性下降情境中选择相信熟悉者仍因情感熟悉性;4岁幼儿在熟悉者准确性下降情境中同时受到情感熟悉性和准确性或知识背景熟悉性和准确性的影响;5岁幼儿在熟悉者准确性下降情境中选择相信准确性更高的信息提供者是根据信息准确性做出的信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