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和饮片剂在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过程中对患者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肠黏膜溃疡的修复情况,分析两种不同剂型的疗效差异和患者接受度等,为临床中能否使用溃结Ⅱ号配方颗粒剂代替饮片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同时中医辩证为湿热下注证的患者60例,分为颗粒组和饮片组2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水煎剂灌肠治疗,两组观察周期均为1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和肠黏膜溃疡的修复情况等症状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对治疗有效率进行非劣性检验,并对比两种不同剂型的患者接受度、费用差异和用药舒适度等情况。
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无差异的同时使用溃结Ⅱ号灌肠方不同剂型治疗后,患者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和肠黏膜溃疡的修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P<0.05),同时溃结Ⅱ号配方颗粒剂和饮片剂的疗效及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当,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非劣效性检验合格。
2)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发现,两组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颗粒组93%的患者和饮片组70%的患者倾向于选择使用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剂,表明患者对颗粒剂的接受度高于饮片剂,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每天所使用的药物价格中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剂比饮片剂高19%,且经问卷调查,使用颗粒剂的患者均认为高出的费用部分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对治疗造成影响。
4)对患者进行用药舒适度调查,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比较,颗粒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具有较少的直肠刺激征,结果说明颗粒剂在用药舒适度方面优于饮片组(P<0.05)。
结论:1)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过程中,在改善患者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临床症状和修复肠黏膜溃疡等方面,与饮片剂具有相当的疗效及整体治疗有效率。
2)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剂与饮片剂比较具有便于携带、储存和使用等优点,同时颗粒剂药物具有直肠刺激征少,使用舒适度更佳,患者更容易接受等优势,可初步替代饮片剂应用于临床治疗溃疡性直肠炎。
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同时中医辩证为湿热下注证的患者60例,分为颗粒组和饮片组2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水煎剂灌肠治疗,两组观察周期均为1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和肠黏膜溃疡的修复情况等症状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对治疗有效率进行非劣性检验,并对比两种不同剂型的患者接受度、费用差异和用药舒适度等情况。
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无差异的同时使用溃结Ⅱ号灌肠方不同剂型治疗后,患者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和肠黏膜溃疡的修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P<0.05),同时溃结Ⅱ号配方颗粒剂和饮片剂的疗效及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当,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非劣效性检验合格。
2)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发现,两组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颗粒组93%的患者和饮片组70%的患者倾向于选择使用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剂,表明患者对颗粒剂的接受度高于饮片剂,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每天所使用的药物价格中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剂比饮片剂高19%,且经问卷调查,使用颗粒剂的患者均认为高出的费用部分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对治疗造成影响。
4)对患者进行用药舒适度调查,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比较,颗粒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具有较少的直肠刺激征,结果说明颗粒剂在用药舒适度方面优于饮片组(P<0.05)。
结论:1)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过程中,在改善患者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临床症状和修复肠黏膜溃疡等方面,与饮片剂具有相当的疗效及整体治疗有效率。
2)溃结Ⅱ号中药配方颗粒剂与饮片剂比较具有便于携带、储存和使用等优点,同时颗粒剂药物具有直肠刺激征少,使用舒适度更佳,患者更容易接受等优势,可初步替代饮片剂应用于临床治疗溃疡性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