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瀚调是内蒙古西部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歌种,是蒙汉两族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晶,是鄂尔多斯地区尤其是准格尔旗民族文化的绚丽花束。“漫瀚调”是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以汉族唱法为风格,精妙地揉合而成的一个独特的鄂尔多斯歌种。它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其腔调热情豪放,旋律朴实新颖,歌曲哲理鲜明,感情炽热直率,语言朴素无华,加之句法整齐,节奏明快,又融合准格尔乡音土语,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但是由于它产生于当地农牧民的劳动,生活之中,主要流传于农村,乡间。传唱者、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在上百年的传承当中基本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从而出现了该音乐文化能唱不能说的现状,缺乏理论上的提炼和研究。近年来,随着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很多音乐学者,研究人员对漫瀚调开始进行研究、整理,产生了一些相关的著作,文献,但为数不是很多,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特别是在其艺术特点方面,缺乏全方位、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据本人收集的相关的资料,多数是单一的,片面的研究阐述其艺术领域的某一点。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漫瀚调在学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同时对漫瀚调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本人通过收集近年来有关漫瀚调的论文论著,曲谱资料,以及其姊妹艺术“爬山调”、“二人台”、晋陕民歌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整理。并且深入到漫瀚调的发源地准格尔旗与当地漫瀚调歌手,交流、学习。本文主要是从漫瀚调的艺术特点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漫瀚调的歌词、音乐、演唱方面的特点,在学习、调查、思考的基础上,以实例分析为依据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展现漫瀚调的艺术特色,挖掘漫瀚调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