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本质上讲,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伦理精神;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人民觉悟的集中反映;也是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行动。爱国需要理性,需要深沉和正确的爱。   忠君爱国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讲求国家利益至上、以义制利、养浩然正气、清正廉洁等爱国价值追求。1840年后,我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爱国主义升华为近代爱国主义,从根本上超越了忠君爱国。随着爱国救亡斗争的深化与西方思想观念的输入,以君权至上、朕即国家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国家观念受到新思潮的挑战冲击,尊重民权、民为国本为基本内容的近代国家观、政治观是最具挑战力的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和五四运动精神契合在一起。此时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归纳为以科学强国的精神、以民主促觉醒的精神、探索与创造救国的精神、奋斗与牺牲报国的精神。伴随着20世纪初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展,出现了以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思想宣传高潮。中国先进分子大都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视为救国的当务之急。近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铸是在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结合中完成的。   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相统一、爱国主义是知与行的统一。今天讲爱国主义,就是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时代的发展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面对着重大挑战。从全球化背景看,全球化使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础的国家主权观受到冲击;全球化使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全球化使人们的爱国理念与爱国情感受到冲击;全球化使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冲击。从网络环境看,网络信息泛滥冲击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网络中人类聚合新标准淡化了国家和民族意识;信息选择自主化淡化了爱国意识;网络信息的快捷改变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由此,一部分人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他们缺乏爱国理性;爱国价值取向多元化进程中趋向于现实化和庸俗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信心不足;对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匹配认识不清;对爱国主义遭遇的经济全球化挑战认识不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重在建设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原则、群众路线的原则等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原则。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国情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和寻找既符合时代特征,又适应我国实际,还能发挥优势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从学校途径看,要强化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在社会实践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感。从家庭途径看,家庭转型给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新课题,要牢牢把握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点,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起来。从社会途径看,要注重大众传媒教育、特殊时机教育和生活环境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利用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专题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自我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的方法、知行统一的方法、制度教育法、生活化教育法,切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其他文献
保安处分制度形成于刑事实证学派,强调根据不同的罪犯类型和人身危险性而对其处以不同的保安措施。作为刑罚制度的补充,保安处分制度在预防犯罪、防卫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行政立法以宪法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形成,其中行政立法占据了极大的份额。行政立法数量增加,立法质量提高,行政立法民主性日趋增强、
品格证据在英美法系国家一直以来就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品格证据规则也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对品格证据的研究还处
国防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部队在高校中依托培养的后备军事人才,他们是未来信息战争中所需要的高素质军事指挥员的重要来源。国防生在军队能否强大,国防能否牢固,国家能
我国的少数民族作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民族乡作为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的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得更为典型,更为充分,也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