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意》的叙事技巧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小说家安妮塔·布鲁克纳被《纽约时报》称赞为与她同一时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她一生创作了十三部作品,其中《天意》是安妮塔.布鲁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她于1984年凭借第四部小说《湖畔旅馆》获布克奖,该奖项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安妮塔.布鲁克纳继承和发展了英国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的特征。她关注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心理和意识的形成。
  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天意》这部小说的研究极少,主要从现代后现代、知识女性的镜像分析以及文化焦虑方面展开,还没有人从叙事学理论来分析该部作品。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主要借助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从聚焦、话语等方面对女性主人公以及小说情节细致分析,从而展现安妮塔高超的小说叙述艺术。从这一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说背后的文本和主题寓意:文化,身份和信仰等差异最终导致了这一爱情悲剧。
  本文先通过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分析了小说中两种聚焦模式的切换,展现小说多重叙事视角。然后通过热奈特叙事话语中的叙述结构和形式的转变探讨叙事手法的多样性。该小说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引用了复调、互文等,结尾部分用到欧亨利式结局使得整个小说达到高潮,这些特点在论文的第三章会重点分析。第四部分分析了叙事技巧对读者的影响以及它们在主题展现上的作用。通过这些叙事技巧分析,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让人们了解了小说的高超的叙事艺术和小说深层的主题意义。
  因此《天意》这部小说非常贴合当下的爱情小说,安妮塔也因此很受欢迎。这部作品是一部叙事技巧多样的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多重叙事技巧来深化小说主题,无论从思想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一部现代经典之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死刑给犯罪者家属带来的伤害只是死刑无法避免的消极效果之一。顾及死刑对独生子女犯罪人父母的连累而要求废止对独生子女犯罪人适用死刑,违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则,不符合法律公平正义,必然导致人们的异议。尽管刑法中对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免于死刑,审判时年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也被特殊对待,但是我么无法类推到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出现是国家政策的产物,但是其犯罪责任不应由国家承担。只有
期刊
北路壮剧从民间故事中提取创作元素,以歌颂太平盛世、提倡婚恋自由、主张善恶有报等题材为主旨,反映了壮人朴素的是非观和价值取向。积极推动壮剧的英译是保护民族文化、保存民族精神的新形式。
  斯珀伯和威尔逊就格赖斯会话含义学说的立足点——“合作原则”进一步深究,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从交际和认知的角度出发,为语言交际推理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人类语言交际行为包含“明示”和“推理”两部分。“明示”强调说话人如实传递信息意图。“推理”强调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之间沟通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便是信息传递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模态,相反,多模态语篇正在得到广泛的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动画短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其制作和表达都极具创新性和艺术性。研究动画短片如何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展现某一主题思想,以及挖掘其背后的表意机制,既可以使观众更好、更流畅地理解这一种极具实验性与探索性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可以为商业动画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而事
在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日,英语已成为各领域国际交流的通用语,流利使用英语的能力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素质。因此,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型公共必修课,在新时代的改革中备受瞩目。201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教育部提出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战略。当前国内各高校也都在积极地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配合本校“双一流”建设进程。大学英语课程在学分逐年减少的大趋势下,必须重新制定合理的课程大纲,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广西大学作为广西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正在制定2020年
中国涉南海问题的外交话语承载着表明立场、消除疑虑的诸多功能,而情态动词是表明情感和态度的重要语义载体之一。为了解官方对于南海问题所表达的态度和看法,并且掌握如何通过合适的翻译策略转换源语言所表达的情态意义,本文以情态动词为切入点展开了相关研究。基于自建的中国涉南海外交话语的双语平行语料库,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理论为理论基础,本文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中国涉南海外交话语中汉语情态动词的使用及英译进行
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对话语进行生态探究已成为语言研究者解决生态问题的新思路。生态话语分析旨在对人类所产生的各类话语进行生态解读,以揭示人类言语行为对万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的影响。人类话语从环境角度,可分为环境和非环境类话语。AI科普语篇,作为非环境类文本,以浅显易懂的话语方式既向人们传播了AI科技新动态,也反映了撰写者的语言观和生态观。作为语言生态观的主要揭示者,生态语言学重在挖掘话语在现实和意义构建过程中的生态含义,而致力于构建语言现实和意义的则属系统功能语言学。因此,在科普语境下,撰写者可运
斯威夫特作为18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创作过很多经典的讽刺作品,但真正让他享誉世界的却是一部旅行记体裁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该作品自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了读者追捧,其中虚构的幻想和真实现实的有机结合,给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然而也正是这虚实交织的叙事迷宫使这部作品的解读更加复杂,更具争议性。
  关于这部小说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第四部分——慧骃国。关于这点的解读,一种是将慧骃国视为斯威夫特心中的乌托邦;另一种则是把慧骃国看作讽刺的对象。然而这两种单一的线性阐释都似
立场标记语是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以及承诺的重要语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的学术语篇。许多研究表明立场标记语在学术语篇中有着学科差异,因为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的学术团体,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学科独有的写作规约、写作风格以及实现的语言手段。然而,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学科在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异同上,对亚学科学术团体使用立场标记语的异同鲜有关注,且大多研究主要关注学术论文全文,对引言的立场表达较少涉及。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Hyland(2005a)的立场标记语框架对语言学两个亚学科(理论
自20世纪早期,批判性思维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国外,针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层出不穷。Facione(1990)构建了批判性思维的二维结构模型,即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批判性思维认知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倾向。该模型提出后被广为接受,不少相关研究都采用了这一模型。在中国,学者们主要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起源,以及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批判性思维,例如批判性阅读教学。一些研究者们证实了批判性阅读教学可以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促进批判性思维认知技能的提高,而较少关注批判性阅读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
摘 要:抗辩权是我国民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权利,与请求权相对,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暴力拆迁事件可否看成是公民行使抗辩权的极端方式,本文中将予以涉猎。  关键词:抗辩权 暴力拆迁 正义 效率 程序  房屋拆迁是指因国家建设、城市改造等需要,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由建设单位对规划范围内的现有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属物进行拆迁,并对房屋的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迁移安置并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