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核电站应急供配电系统地震风险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丧失厂外电源,且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又使核电站应急供配电系统出现故障,进而导致核反应堆堆芯熔化、辐射泄漏。福岛事故之后,核电站的抗震安全再一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其中包括核电站地震风险的评价和基础隔震的应用。我国核电站基础隔震尚缺少成熟规范,有关基础隔震和选用不同参考地震对核电站地震风险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针对福岛核事故暴露出的核电站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应急供配电系统,采用核电工程行业公认的概率地震风险分析方法,对基础隔震对核电站应急供配电系统地震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地震易损度分析参考地震的不同选取。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以某二代加压水堆核电站设计为原型,经合理简化,建立了核电站应急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所在厂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并模拟了厂房基础隔震层。(2)开展了某核电场址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分解。根据地震危险性曲线建立了重现期10000年的一致危险性反应谱(UHS);根据地震危险性分解结果建立了3个不同条件周期点的条件均值反应谱(CMS)。以此分别作为目标谱,进行了地震动选波和反应谱匹配。(3)考虑厂房结构、隔震层和地震动的随机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对隔震前和隔震后的厂房结构案例分别开展概率随机地震反应分析。针对每个分析案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生成反映结构刚度变异性、结构阻尼比变异性、地震动时程随机性等的30组结构—地震动复合随机样本,采用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厂房结构地震反应分析。(4)对应急供配电系统的七个关键设备进行地震易损度分析。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和可用信息,分别采用了基于测试的易损度分析方法、基于地震经验数据的易损度分析方法和基于力学分析的易损度分析方法。设备易损度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前,以UHS和以CMS为参考地震的易损度基本一致;隔震后,基于CMS分析得到的中值能力相比UHS分析得到的中值能力有成倍的提高;隔震后,结构竖向楼层反应谱和设备易损度都有增大;隔震可降低易损度的变异性。(5)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站应急供配电系统的事故树模型,将单个设备的易损度集成为系统的易损度。进而,由系统的易损度与地震危险性曲线卷积运算获得应急供配电系统的地震风险。
其他文献
区域集中的鱼塘水泵等间歇性负荷导致的配变功率峰谷差可以达到近十倍,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如果通过投资增容的方式平抑间歇性负荷的功率波动,不仅成本高昂,工程复杂,且在负荷功率波动较为平缓的低负荷时段,会造成配变容量的浪费。储能系统在电网削峰填谷、新能源接入、电能质量改善和应急电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间歇性负荷功率波动起到及时平抑的作用。储能系统分为单一储能元件系统和混合储能系统,含功率型储能器
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正逐步融入人们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帮助缓解养老、助残等社会压力的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在建图时如何处理环境中存在着的动态、准动态障碍物,如快速走动的人,开闭的门等。传统的地图构建方法,即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是在假设环境是静态的基础上提出,而对包含有动态、准动态障碍物的环境,即动态环境下的地图构建方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面向服务机器人,研究其在动态环境下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学习的训练集规模与模型复杂度不断增长,单机训练模型已无法适应大规模数据环境。近年来,分布式机器学习因其具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灵活的扩展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分布式机器学习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拜占庭攻击是分布式机器学习中潜在的安全威胁。目前已有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可以分为中心化框架和非中心化框架两种,在本文考虑的中心化的分布式机器学习
当代风景园林研究密切关注共性心理与景观环境的交互关系,景观关注度成为景观心理描述与环境绩效的重要评价标准,是衡量景观环境对人的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景观关注度研究推动了景观设计实践在物质空间上落实“景观—心理”关系。脑电分析技术作为景观关注度研究的重要途径,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认知行为与心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与技术途径。本研究以脑电信号采集技术(EEG)为依托,结合风景园林“环境-耦合”机制与景观关注度
能源是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柱,在城市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能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不断加剧。因此,对建设具有更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多清洁能源接入的城市能源系统的需求愈发迫切。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概念的提出,面向城市范围内能源应用的城市智慧能源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城市能源使用问题的一种方法。对于城市智慧能源的概念,目前还处于较为模糊阶段,本文将对城市智慧能源系统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城市智慧能源系统
学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PMLSM)由于具有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和造价低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物流、军事设施和民用电器等各个领域。本文讨论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完成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仿真和
超表面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对电磁波的调控,并开发了很多功能器件。基于超材料的超透镜、隐身斗篷、波束偏折、波束分裂、电磁波聚集、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等都得到了充分研究。可编程超表面将超材料的物理特性和数字域控制联系起来,通过控制编码序列改变超表面的功能从而实现电磁波的实时调控。基于超材料的微波加密成像是一种典型的图像加密方法,加密过程涉及到的属性例如波长、距离、极化方式都可作为加密系统的多维
射频指纹是指无线发射机发送信息时射频信号所体现出的瞬态或稳态的特征,又称为射频DNA或射频尺度(RF metric)。射频指纹好比人体指纹或人体DNA,可唯一而可靠地区分网络设备,弥补物理层无识别手段的缺陷。根据其具备唯一性、难以克隆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在经过对数据的采集工具的开发、射频指纹数据的选择与处理以及识别算法的编写与改进,本文依靠射频指纹对手机设备做出识别,主要工作如下:(1)开发了一种基
介电相变材料是一类具有刺激响应性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其光电等性质可在外界刺激下实现双稳态或多稳态的切换,从而在光电开关、信号处理、传感等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性质取决于结构,如何以分子结构设计来准确的构筑具有介电相变的化合物目前仍是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机-无机杂化物由于其独特的有机和无机组成表现出了优越的结构灵活性和丰富的物理特性,是有潜力的相变材料。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含有哌啶、哌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