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固结磨料弹性加工技术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大口径高精度先进光学元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高技术光学工程及民用高端光电系统等领域,当前其制造工序流程“高效精密/超精密磨削成形+确定性数控抛光”已相对发展成熟,但在高效磨削和抛光之间仍存在一个效率断层和损伤控制空白区,需要在保持成形精度的前提下高效地去除数十微米的表层和亚表面缺陷,且达到光学表面。在已有抛光技术领域,由于基本都采用游离磨料抛光的加工方式,可以获得很好的表面粗糙度,但是基于压力控制的进给,游离磨料抛光较难保证工件的面形几何精度,同时加工效率相对低下。由于游离磨料的加工方式存在这些不可避免的原理性问题,已有不少研究聚焦在固结磨料研抛加工。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固结磨料弹性工具的加工方式,通过工具系统的弹簧弹性系数控制,可大范围调节工具下压力,配合微细固结磨料可快速将磨削后的光学元件表面加工至干涉仪能检测的精度,有效提升去除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计算机数控光学表面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从提高去除效率并且兼顾表面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固结磨料的特性,提出固结磨料弹性工具;(2)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得固结磨料弹性工具的接触区压力分布状况,结合行星运动的速度分布状况,建立固结磨料弹性工具的去除函数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3)基于建立的去除函数理论模型,分析固结磨料弹性工具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去除效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情况,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上述分析的结果。最后设计正交实验,对固结磨料弹性工具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去除效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为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指导基础。(4)通过理论与实验对固结磨料弹性工具的基础特性进行研究,并对边缘效应抑制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最后进行了光学元件的整面抛光试验。
其他文献
对于爆破振动的分析工作来说,实测爆破振动信号的分析工作是重中之重,但是传统的分析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对分析结果的要求。传统的信号时频分析手段主要是以傅里叶时
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并网节点和容量的快速增长、输出功率的随机波动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导致电网结构变的日趋复杂,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立足于我国智能电网的大
叠后地震反演是储层预测的核心,其主要是利用地震、测井及地质等数据,获得能反映地下砂体空间展布特征的波阻抗体或其他属性体,并且保证数据体的横向连续性与纵向分辨率的统
GPS是美国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使用该系统,以GPS为代表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以低成本,全天候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高效率、高精度的观测数据,这
数据处理软件是绝对重力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软件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处理结果图形化显示及保存的功能。基于Qt应用程序框架平台,结合在二维绘图方面功能强大的第
乘用车后桥是整车的关键零件,具有支撑、连接和乘载的作用,因此后轴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疲劳寿命。而后桥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可以在
针对遥感影像数据量大,多用户并发请求造成服务器负载加重,导致集群负载不均衡,系统性能不稳定,遥感影像传输效率逐渐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环境下分块调度遥感影
背景:冠状动脉疾病(CAD)是全球首要的致死因素,每年有超过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CAD)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在世界范围内,CAD是导致全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内各项生产技术得到日新月异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电力行业建设力度也得以不断加大。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了“三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被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为了让智能服务机器人更加有效的完成特定的任务,就需要逐渐提高智能服务机器人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和对于现实场景的理解的能力。机器人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和人类的视觉系统类似,机器人利用搭载的视觉传感器来获取外部信息。其中基于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应用于机器人的目标检测技术则是机器人感知和理解外部环境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