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超冗余四足爬行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太空探索已经成为各国重点发展内容之一。巨型航天器的在轨装配、检测与维护等空间在轨服务技术是未来发展重要趋势,其中,空间机器人可承受高危险、高载荷任务,在轨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面向在轨任务时,空间机器人需要完成爬行、运输、装配、检测等相关操作,而机器人精准、稳定的运动是任务实现的关键。传统的空间机器人多为单臂或双臂的非冗余机机器人,冗余机器人也仅为七自由度,其移动范围小、灵活性低、鲁棒性差,在空间任务复杂、多变情况下,可适用度仍十分有限。所以,发展并研究空间爬行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本文对空间超冗余四足爬行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使空间机器人在太空桁架上,灵活稳定、精准柔顺的完成运动任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空间超冗余四足爬行机器人建模问题上,本文采用旋量法建模。旋量法是借助旋量代数的有关理论,将机械臂的运动等效为绕某直线的旋转和移动的复合。此外,在运动学建模上,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分析机器人可达工作空间;在动力学建模上,通过等效力法,实现开链、闭链系统的关系转换。旋量法建模,可直接整体描述运动、几何描述直观、分析过程简单,有效的为后续研究工作打下基础。(2)空间超冗余四足爬行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涉及步态设计。在步态设计方面,本文设计变坐标系方式,对爬行机器人的迈腿与躯体移动两种运动状态进行建模分析,并采用四足运动与躯体跟进同步策略,提高运动效率;同时,为保证机器人爬行稳定、运动高效、灵活,分别设计三足步态、两足步态、单足步态,实现多种步态运动。(3)在机器人足端路径与轨迹规划方面,针对桁架任务点遍历顺序问题,设计了基于黏菌-蚁群融合算法,实现机器人足端最短距离的路径规划。同时,为保证足端轨迹的平滑、流畅,设计了基于黏菌算法的分段多项式插值法,得到足端笛卡尔空间的时间最优的轨迹规划。黏菌-蚁群融合算法主要涉及:首先,根据黏菌网络算法抽象出“重点管道重点培养”方法,对路径点进行规划并筛选出优质管道,并将优质管道的两端等效为固定点对;然后,根据固定选择的原则,将黏菌算法筛选出的优质管道与蚁群算法的状态转移公式结合,共同完成变量更新,得到融合算法。该方法有效降低路径点的遍历维度,提高算法效率;同时,优质管道可解决算法局部最优问题,有效的提高机器人足端路径寻优结果。基于黏菌算法的分段多项式插值法,将分段思想、多项式插值函数、黏菌算法相结合完成设计。该方法主要涉及:选择三段三次多项式,拟合机器人足端两点的运动轨迹,并运用黏菌算法的寻优性能,优化分段多项式参数。该设计方法,既保证轨迹插值平滑度,又降低多项式维度与复杂度,得到机器人足端笛卡尔空间的时间最优轨迹插补结果。(4)在机器人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方面,针对超冗余机器人的逆解与轨迹跟踪精度问题,将基于雅可比伪逆方法的等效PI控制器与优化能力强的亨利气体溶解度算法结合,提出了基于气体溶解度算法的参数整定器的PI控制方法。该算法主要涉及三个模块,分别是:第一,选择结构简单、效果好的等效PI控制器,用于处理机器人末端的位置偏差给定量;第二,将位置偏差给定量抽象成机械臂末端速度,并通过雅可比矩阵逆求解出关节空间的角速度,然后对关节角速度积分得到关节角度。其中,运用加权雅可比及雅可比伪逆,实现关节约束与关节避奇异;第三,采用优化性能强的亨利气体溶解度算法整定PI控制器参数,并借助优化后的等效PI控制器,实现误差最小的轨迹跟踪。最后,通过对九自由度机械臂的直线和曲线轨迹规划实验,完成方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解决超冗余度机械臂基于关节空间的轨迹跟踪问题中,采用设计的带亨利气体溶解度参数整定器的基于雅可比伪逆的等效PI控制方法,所得到的关节空间的优化轨迹结果,其关节的角与角速度均在约束范围内、运动稳定、跟踪精度高。(5)空间超冗余四足爬行机器人爬行过程中,躯体移动的闭链动作过程会产生力交互作用,使机器人躯干和关节产生冲击力或力矩,影响机器人运动效果。于是,设计机器人运动过程的变刚度控制,使机器人完成柔顺运动。针对机器人变刚度柔顺控制问题,本文选择将集中式与分布式阻抗控制相结合,设计基于亨利气体溶解度算法优化的分段混合阻抗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是:首先,分析四足机器人躯体与各机械臂间的内力相互作用关系,完成等效内力的建模;然后,通过对集中式与分布式阻抗控制器的推导,得到机器人各机械臂的输出控制力矩函数公式,将控制力矩施加在机械臂上,完成四足机器人协同柔顺运动的规划;其中,机器人躯体移动过程中,前面的运动段采用结构简单的集中式物体阻抗控制,临近目标位置的运动段运用精度高的分布式阻抗控制;最后,根据约束条件和期望指标,选用改进的亨利气体溶解度算法来优化阻抗控制器的参数,借助优化后的阻抗控制器来调节机器人位置与力的动态关系,进而实现柔顺运动。所涉及的改进的亨利气体溶解度算法主要是:通过设计初始气体粒子双向并行分布策略、粒子更新时加入变异因子策略,更好的完善算法寻优能力与速率,进而更好的服务于高效、高精度阻抗控制器的设计,最终实现机器人变刚度柔顺运动。
其他文献
在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的教学质量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小学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其中,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不断在满足学生数学知识培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且关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将会对小学生的继续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采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逻辑性特点突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确保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然而却存在着不注重学生思维理解能力培养的问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转化成较为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保证数学学习的效果得到提升。
<正>教育实验戏剧《E=MC~2》是一部引用科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人物故事改编的原创剧目,故事讲述1905年,科学的奇迹之年,此时,亚里士多德“以太学说”统治着欧洲主流物理学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近乎所有物理学家都认为物理学科已走到探索的尽头,亚里士多德、牛顿等经典理论也被认为是“趋近完美”。在这样的舆论形势中,年轻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立场,
期刊
文章基于用户体验目标,探讨腰椎康复装置如何进行设计,为腰椎康复装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分析腰椎患者的用户需求,构建用户体验目标,将目标转化为功能提出概念设计,提出腰椎曲线实时监控等关键功能。以期提升腰椎病人的使用体验,为可穿戴腰椎康复医疗设备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中国戏剧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缓慢和稳定的,而形体戏剧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更是意料之外。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中国形体戏剧已明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形体戏剧教育能够大大提高人们对戏剧的多方面认知,能够有效体现形体戏剧中的民族信心,中国形体戏剧的飞速发展以及民族化形体戏剧给中国戏剧带来了更多元化的可能性,将来形体戏剧的教育会受到更大的重视。若想形体戏剧得以更好地发展,更要重视形体戏剧的教育基础。
<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指导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教学过程中,以核心问题引领思维深度发展,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明确数学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直面教学方法的缺点与问题,及时根据实践育人目标和方法制定详细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带动下,科学开展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为学生高质量、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