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开始进行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顺应国家的政策,特色小镇自2014年起源于浙江,构建于城乡结合处,为实现区域性空间再造、承接产业转移和升级、加强社会治理、集聚发展要素的目标,形成了用最小的空间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型产业依托载体。政府目前也在通过政策优惠、寻求社会资本合作等各种模式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由于PPP模式在运营周期、供给侧改革、推动产镇融合的理念都与特色小镇不谋而合,并且能够引入社会资本的资金和管理优势,助力打造真正意义的小镇IP,所以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采取PPP模式来建造。通过搜集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对特色小镇PPP模式选择的研究几近空白,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特色小镇PPP模式路径的选择,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由于介绍适合小镇项目特点的PPP模式路径,具有拓展特色小镇PPP项目研究领域的意义。通过多方搜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分析PPP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模式路径选择方法。深入研究PPP模式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并且对PPP模式进行了完整系统的分类,通过分析PPP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为下文特色小镇PPP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对特色小镇的内涵、发展机制和分类进行整理之后,论述了特色小镇PPP模式的内涵,并搜集了28个采用PPP模式的特色小镇案例,总结出特色小镇PPP模式的分类。其次,通过案例实证的方法搜集29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模式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PPP案例,整理成功和失败的因素,运用因素频数法提取出政企合作程度与质量、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理分配、社会资本的技术与经验、政府的支持力度与经验、法律政策环境、政府的治理与监督、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财务运营能力这七个关键因素,作为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并结合文献、专家访谈的方式形成30个特色小镇PPP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清单以及2个模式选择评价标准。寻求业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政府部门展开调查,形成202份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而实现对变量的分类命名。运用AMOS软件模型构建、模型拟合、模型评价、模型修正以及路径系数法提取出政府对所有权的控制、政府对经营权的配置以及社会资本融资能力这三个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作为构建三维坐标系的基础。最后,将所有权配置效益、经营权配置效益和社会资本融资程度这三个维度作为三维坐标轴,构建特色小镇PPP模式的散点图,并设计三条模式路径,分析路径的特点、适用范围。接着,采用层层优化的思路,通过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构建所有权归属模型和社会资本融资能力评价模型,层层减少政府对模式路径的选择范围,最终选择出适合小镇项目特点的模式路径,也是本文的研究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