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材料在毕业创作中形式语言的表达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zha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展现格局,创作出新的画面形式语言,材料作为绘画形式语言的重要表达要素,其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都通过自身的特质传达着独特的思维理念。通过绘画形式语言的运用,综合材料绘画能为创造性的艺术提供更多角度去切入主题,提升绘画表现力。本文以综合材料在绘画中形式语言的表达为切入点,探讨综合材料在绘画中形式语言表达的作用。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综合材料绘画的概述,主要从什么是综合材料绘画以及发展过程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综合材料在绘画中形式语言的表达,主要阐述了综合材料的属性以及形式语言,并且剖析了综合材料在绘画中形式语言表达的作用;第三章列举中西方艺术家作品中形式语言的表达,通过学习借鉴引用于自己的毕业创作中;第四章对综合材料在毕业创作中形式语言的运用进行深刻地论述。
其他文献
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的课程思政建设对当前教学与育人体系提出了挑战,也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提供了机遇。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探索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提出了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和构建思政案例库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教师德育提升和学生情感认知为关键的师资队伍建设,以“理论+技术+实践”多元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和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成效的闭环评价体系,形成“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根据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评估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方法赋权于信用风险度量及评估体系,得到主、客观权重,并将二者融合得出综合指标权重;通过自适应调整学习速率的方法优化BPNN网络,将得到综合赋权的信用风险度量及评估指标输入优化后的BPNN网络模型中进行实验,实现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及评估。实验证明:该方法选取的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及评估指标熵值与实际熵值接近,具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预示着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是体育教师,在“教会、勤练、常赛”背景下,新的体育课堂教学“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如何有效落实?体育教师如何解决个人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如何减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固化思维与行为影响?如何解决
<正>前不久,“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茶叶的记载。茶叶兴于唐,盛于宋,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茶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足以体现茶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一杯茶,千年香,万里传。作为重要的经济作
期刊
当前,教师工作负担过重依旧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期。因此,小学教师工作负担若持续加重,不仅会影响师生双方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与稳定。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近年来,随着教师减负政策的出台,教师工作负担相关研究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中小学教师和乡村教师,缺乏单独针对小学教
<正>2019年11月8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举办第四期馆员文史沙龙"二十一世纪‘岭南画派艺术精神’在岭南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专题学术研讨会。麦淑萍副主任(副馆长)出席。专题研讨会由梁如洁馆员主持,许钦松、邓子敬、关伟、莫各伯、曾嵘、梁如洁、钟鸣、孙戈、黎展华、万仁辉、吴俊明等30多位馆员、参事与会。大家围绕"二十一世纪‘岭南画派艺术精神’在岭南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主题,就岭南画派产
期刊
<正>多重耐药、广泛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可用的抗菌药物有限。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菌所致严重感染,防止耐药性的进一步产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及协同作用可通过E试验,
青藏高原湖泊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暖湿化环境下降水增多和冰川冻土加速融化导致的湖泊扩张是青藏高原最为突出的环境变化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湖泊水位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西风带及印度季风带影响区的降水量变化具有高度的空间一致性。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对青藏高原内陆湖泊的实地观测变得难以企及,而遥感技术的发展正好可以克服以上局限,该技术已经成为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监测的主要研究手段。本
教育新基建和精准师训政策的出台,为未来的教师培训指明了方向。教育新基建背景下的精准师训的内涵除了全流程的精准、有效外,还包括培训效率的提升、形式的丰富、体验和效果的提升。精准师训具有两大特征:科学化管理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功能及培训、效果评价等数据;精准化培训为学员提供精准、个性化学习资源及丰富体验。未来精准师训,应聚焦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更符合教师、学校、社会多层面需求,管理更科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