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颗粒的光散射特性是基于光学方法测量颗粒的基础。散射光的偏振作为其固有参量,与颗粒粒径、折射率、形状、各向异性密切相关。颗粒光散射中的偏振特性在两相流颗粒测量、生物组织检测、大气气溶胶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对单颗粒光散射偏振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Mie散射理论和Debye级数展开,深入研究了颗粒总散射光以及各阶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基于干涉颗粒成像(IPI)技术的颗粒测量中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溶胶光学散射特性及其多参数分布测量研究,No. 61275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颗粒的光散射特性是基于光学方法测量颗粒的基础。散射光的偏振作为其固有参量,与颗粒粒径、折射率、形状、各向异性密切相关。颗粒光散射中的偏振特性在两相流颗粒测量、生物组织检测、大气气溶胶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对单颗粒光散射偏振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Mie散射理论和Debye级数展开,深入研究了颗粒总散射光以及各阶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基于干涉颗粒成像(IPI)技术的颗粒测量中。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针对包层颗粒散射光的Debye级数展开,提出一种新的参数模型。该模型利用总反射次数N、外界面的内反射次数M以及经过核心的次数X来对Debye级数展开进行分类。基于该模型,对于大吸收核心的包层颗粒,可以仅用一个参数M来表示各Debye项,并且发现包层颗粒的半径差对M=0及M=1两项的强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2.对入射光为自然光和线偏振光两种情况下单颗粒散射光的偏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对自然光,水颗粒散射光在90°散射角附近以及初级彩虹角处具有较高的偏振度;对线偏振光,颗粒散射光一般为椭圆偏振光。模拟并分析了这两种情况下整体散射光以及各阶散射光的偏振度和椭圆偏振比分布。3.研制了由喷墨打印头改装的单液滴发生器,分析了脉冲参数对单液滴产生的影响。发生器具有成本低、装置简单等优点,在一定的脉冲条件控制下能够产生不同粒径的单液滴。单液滴的粒径变异系数为1.43%,液滴流的稳定长度不小于4.62mm,有望作为一种液态标准颗粒应用于颗粒光散射的研究中。4.研究了偏振特性对单颗粒IPI条纹对比度的影响。搭建了一个散射角和入射光偏振方向均可调的IPI系统对发生器产生的单液滴进行实验分析,发现在散射角为70°垂直偏振和90°平行偏振下的IPI条纹具有较高的对比度。5.对宽粒径范围多颗粒的IPI条纹质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散射角和不同偏振态的IPI粒径测量方法。针对水颗粒,同时利用70°的垂直偏振以及85°的平行偏振可以将可测粒径范围扩展至10μm-1mm。标准颗粒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折射率的颗粒,还需要考虑到各阶散射光强度分布的变化,使散射角远离高强度的彩虹分布。
其他文献
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丰富的电子结构,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电学和光电领域应用广泛,前景可期。一般来说,不加控制的生长制备出的碳纳米管是金属性管和半导体性管的混合物,二者比例理论上应为1:2。金属管的存在不但影响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质,而且会淬灭半导体管中的激子,令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无法实现。因此,实际应用中必须去除金属管。本论文选用后处理中的选择性分散法进行实验条件优化,为后续半导
本文利用FeCoCrNiAl+Ti C复合高熵化激光熔覆层改善了Cr12MoV冷作模具钢的耐磨性能、耐蚀性能和耐高温氧化性能。系统探索多相高熵化熔覆层的形成机制和强化机理;详细研究高熵化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高温稳定性;分析高熵化熔覆层中的迟滞扩散效应对陶瓷颗粒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基于FeCoCrNi系高熵化熔覆层的生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研究了稀释率对高熵
低碳铁素体不锈钢因其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抗热疲劳性、抗高温氧化和较低的成本而得以广泛应用。低碳铁素体不锈钢ERW(Electrical Resistance Weld)焊管具有服役性能优异、外观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以太原钢铁公司生产的低碳铁素体T4003不锈钢卷板为原材料,利用天津焊管有限责任公司新近建成的ERW355和ERW660高频直缝电阻焊管生产线开发
海洋油气资源依然是社会主要的能源来源,而在整个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海洋油气输送管道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因为一旦管道遭到破坏,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各种难以治理的环境问题。由于海底油气管道的工作温度和压强大幅增加,深海管道的整体屈曲问题日益突出。在管道整体屈曲过程中,初始缺陷的形态对其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海底油气管道所处环境更为复杂,可能会出现诸如悬跨段、竖向凸起等海床缺陷形式,这些
BiFeO3是单相室温多铁性材料,具有铁电性和反铁磁性,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多铁性BiFeO3异质结构的电子结构、磁性和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界面耦合引起的新物理现象,并揭示物理机制,为多铁性BiFeO3异质结构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上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
常微分算子的谱问题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以及众多工程技术领域,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其中,特征值关于参数的依赖性问题以及逆谱问题是谱问题中两个重要课题,它们在电子学以及量子力学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对特征值的数值计算以及数学物理中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求解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复三阶测度微分方程和区间内部具有转移条件的非自伴Sturm-Liouville算子展开研究,包括耦合型
沟槽减阻是湍流边界层的一种被动控制减阻方法,关于这种方法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湍流内相干结构复杂多样,且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和演化,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对沟槽减阻机理的认识达成统一。本文利用(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RPIV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特性,在不同的雷诺数下对循环水槽中不同实验平板的湍流边界层流场分别从流-法向,流-展向两个角
锂金属负极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的电化学电势(-3.04 V)而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锂电负极。然而,在金属锂的沉积过程中,由于电荷分布不均而导致的锂枝晶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应用。此外,金属锂电极在沉积/溶解过程中巨大的体积波动严重破坏了SEI膜的稳定性,导致电极库伦效率的不断降低。因此,如何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缓解金属锂在沉积/溶解过程中的体积波动,实现金属锂的可控生长对金属锂负
Toeplitz算子和加权复合算子是全纯函数空间上算子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研究对象,其主要目标意在建立算子的理论性质与其诱导符号的函数性质之间的关联.本文研究这两类算子的复对称性和Toeplitz算子的一些代数性质,包括交换性、可乘性以及交换子和半交换子的有限秩问题.在Hardy空间上,关于Toeplitz算子的这些代数性质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结果.但是在Bergman空间上,相似的问题变得十分困难,而
CDPS,分布参数系统控制,处于数学控制理论的前沿位置.自20世纪60年代创立以来,伴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CDPS这一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个迸发的时期,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CDPS的研究包括控制设计和系统分析.一方面,随着时滞系统和扰动系统的广泛应用,抗时滞与抗扰动控制器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另外一方面,由于模型自身限制或者受控条件限制,系统往往缺少指数稳定性,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