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术期刊事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和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资助政策是政府以提升学术期刊办刊水平、期刊质量和影响力为根本目标、以提供经费扶持为主要形式的资助政策,是政府管理学术期刊和促进学术期刊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很早就开始启动各种形式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便陆续开始制定实施各种学术期刊资助政策,特别是针对优秀论文外流严重、学术期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期刊事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和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资助政策是政府以提升学术期刊办刊水平、期刊质量和影响力为根本目标、以提供经费扶持为主要形式的资助政策,是政府管理学术期刊和促进学术期刊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很早就开始启动各种形式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便陆续开始制定实施各种学术期刊资助政策,特别是针对优秀论文外流严重、学术期刊事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国家层面对学术期刊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近20年间先后设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建设项目、中国科协中文精品科技期刊建设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等学术期刊资助政策项目。此外,各级地方相关部门也陆续加入了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制定的行列,纷纷启动了各种地方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从资助规模和力度上看,尤以近些年增长最为明显,经综合统计,自2012年至今,国家层面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资助经费已达15亿元,立项总数量已超2100刊次,对整个学术期刊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从政策设置本身,还是从政策资助力度和规模,充分显示出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层面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为主,以地方层面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为辅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体系。随着学术期刊资助政策的不断推进,对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也便成了业界和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普遍缺失第三方评估监督机制的我国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体系而言,科学公正地开展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课题拟从学术期刊评价和公共科技政策评价相结合的视角开展对我国国家层面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本课题从梳理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体系出发,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主要目标体系、作用机制和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展开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工作,最终在系统科学地构建基于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综合表现力指数(Journal Performance Index,JPI)表征指标体系(理论版)和改进传统的双重差分理论模型(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的基础上成功构建出了基于JPI和DID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理论模型;在实证研究部分,在充分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运行情况和当前学术期刊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依据JPI表征指标体系(理论版),优化得到符合当前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现状的社科学术期刊JPI表征指标体系(实验版),在JPI表征指标体系(实验版)和DID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具体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实验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评价对象筛选、评价数据收集、处理与计算,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实施6年来的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对31个社会学科(除艺术学和环境科学外)中的12个学科具有正向实施效果,而对于另外19个学科,其实施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来或者呈现负向实施效果。结合实证结果、政策实施过程和当前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当前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在政策体系结构、政策运行机制、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引导与服务、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与效果评估上均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最后,结合当前的“一流学术期刊”建设目标背景,提出了推进我国学术期刊资助政策未来发展的诸多建议,并在此过程中系统全面地绘制出了基于学术期刊资助政策顶层设计视角的国家层面学术期刊政策资助体系科学发展蓝图,和基于政策全流程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的科学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本课题研究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从实践应用层面,对我国学术期刊资助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和我国学术期刊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了氮、磷单独添加及氮磷添加对不同种植密度(10、20、40和80株·m-2,分别用低密度、中密度、较高密度和高密度表示)的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幼苗生态和土壤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植物的生长形态、生物量、养分状况和土壤肥力等指标来分析和阐述氮磷添加及种植密度和交互作用对植物生态和和土壤特性的影响,以期在大气氮沉降逐渐增加的背景下,预测大气氮沉降对火力楠的影响程度及评价林地
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和低碳经济的时代趋势下,森林碳汇已成为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有关经济林碳储量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油茶人工林的相关研究更是鲜见报道,其中关于优良油茶品种高州油茶的碳储量研究仍为空白。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揭阳地区高州油茶人工林进行实地调查测定,建立其生物量模型,测定其植株和林地土壤碳含量,阐明其生物量和碳储量及分布特征,并探索氮元素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可为
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以及森林的碳汇能力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森林碳储量的动态变化,是反映森林作为碳库、碳源的重要指标。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地方林业部门更好地了解本地森林的发展状况,以便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林业发展策略,对林业部门的决策有一定指导意义。研究碳储量情况及其动态变化,已成为探讨森林碳管理的战略需求。本文以2016年阳春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法、平均生
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日益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此世界各国采取了相应的碳排放政策以应对温室效应的挑战,其中主要以碳税和碳排放为主。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中国于2009年开始首次提出碳税政策,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不足等特点,导致了严重依赖碳排放的企业难以承受。于是我国从2011年开始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辟七个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并取得丰富成果。到2017年我国正式开始启动全国发电行业的碳交易市场
近年来,基于国外话语标记的研究理论以及国内“插入语”、“独立语”的相关研究,话语标记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话语标记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话语标记教学还存在着教学定位不明确、缺乏可行性教学策略等问题,因此,话语标记的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表示“意见推导”的“看”类话语标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话
文章在系统阐述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和支撑体系,研究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产业数字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国际化),并构建起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维”支撑体系,即打造关键数据技术体系、建立产业支撑平台与设施、健全产业政策保障与措施。最后,文章提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五条路径,分别是能力提升路径、技术升级
目的:探讨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积极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7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就宫腔镜手术(观察组,89例)与腹腔镜手术(对照组,89例)手术指标、住院天数及卵巢储备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具有统
自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轨以来,民营企业家队伍不断扩大,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支持民营企业一以贯之。我国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是巩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凸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市场经济仍面临市场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民营企业家的经营合法性、操纵资本市场等原罪问题也多受公众质疑。在中国特殊的社会情境下,媒体报道存在双重标准。媒体为了追求利益
欧盟发布新版欧盟机械产品法规(MPR)提案,旨在替代欧盟机械指令(MD)。电动工具是我国较为典型的外贸出口型商品,随着技术法规的更替,相关各方应及时了解并研究法规的技术方向和市场影响,结合欧盟协调标准修订与解决方案,为制造商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提供技术支撑。
电动工具工业设计是电动工具产品综合评价的直观标准之一。分析电动工具设计的典型特征,在符合行业基本规律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探讨电动工具工业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要素,为电动工具工业设计评价标准和设计导则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