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研究——以津南三镇规划设计实践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时期,国家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小城镇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小城镇不仅成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乡镇企业的摇篮,同时也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地,在此背景之下,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然而,广大小城镇在快速发展进程之中所暴露出的各方面问题同样十分明显。首先产业的弱质发展,阻碍了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合理聚集,是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增长受到了制约;最后长期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建设。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的城市化发展应当注重城镇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正是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道路思考之后所作出的科学决策,体现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观念。 在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广大的业内工作者在小城镇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之中往往未能形成对城市化进程中所暴露的各方面问题的全面认识与系统分析,导致大量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工作忽略了社会经济层面的诸多内容,单纯致力于对城镇物质空间形态的设计与研究。而物质空间形态的设计过程中,又往往受到多方面外部因素的干预,导致对城镇空间形态在认识上与追求上的偏差,造成城镇面貌的趋同、城镇特色的消失等一系列“建设性破坏”现象的出现。 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将我国小城镇面临的各方面城市化问题全面纳入城市设计的研究体系之中,从而提出了广泛包含社会理想、经济追求与环境观念的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目标体系。
其他文献
纪念性景观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景观类型,其特有的精神功能是它有别于其他景观类型的实质所在。它寄托着人们的纪念情感,同时传承着民族的历史文化。随着现代设计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非西藏藏区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已有的藏区建筑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着重"卫藏"、轻"多康"的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全
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成为一种热门旅游形式,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往往造成开发者盲目开发,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不明显、可持续性不强、吸引力不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出入口外部空间作为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地带,与建筑和城市两者的关系都很密切,应该重视它与城市的相互协调,避免建筑与环境的脱节和矛盾,从而维护城市空间
资源是有限的和稀缺的,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资源载体的破坏。旅游资源的集约,高效,合理利用和有效整合是提高旅游经济活动效益,保护资源,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步入了不断变革的重要阶段。此外,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领域的不断突破、医疗仪器和设备的
在我国一些城镇以及大部分的乡村,自建住宅一直都是实现"居者有其屋" 的重要方式.但是,这部分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基本上是游离于学术界之外的,而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居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我国小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己成为我国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作为小商品经济活动的载体一一小商品市场的建设却没有引起相应的重
本课题着重分析研究“基地及周边微观环境”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以及其对建筑设计过程的影响。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中对影响建筑设计构思过程的各类“基地及周边微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