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PD)中的代表性疾病,这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由脑功能障碍引起的长期发展性障碍综合症。现阶段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功能进行发展性康复促进即心理干预。为了检测干预效果,必须对于干预效果进行评估,通常通过对于患儿的父母或老师进行访谈以及运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 ATEC)进行评估。但是使用评估量表调查的结果会受到家长的主观态度的影响,难以确保量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着重从无创生化指标检测方面进行孤独症干预效果评价研究,包括:1.孤独症儿童无创生化样本采集及测定方法优化目前唾液采集的方法大多还是让受试者直接在适当容器中吐出足够量的唾液或者是用外形似棉签的采样棒或滤纸做成的采样试条,但是这些方法对于儿童被试,尤其是有疾病难以配合的病患有一定困难。针对此问题,在考虑到孤独症患儿的特点后,设计了基于滤纸的采样装置及双管式采样器两种唾液采样方案。并优化了唾液α-淀粉酶快速检测方法。2.唾液α-淀粉酶测定在孤独症儿童教学评测中应用接受课堂教学后正常儿童与孤独症儿童唾液淀粉酶水平都有显著变化,大多数为提升。在授课前,孤独症组与正常组唾液淀粉酶的基线水平就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同样,在接受教学后同一时间段内的孤独症组与正常组的唾液淀粉酶水平也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同时体现了唾液淀粉酶有着明显的日内节律。3.多指标检测在孤独症儿童教学评测中的应用对除唾液外其他多种生化指标测定的数据表明,经过一段时期孤独症儿童教学干预活动,不仅改变其认知行为,其生化物质基础也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其变化趋势向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