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和小鼠的动物模型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t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DTMUV)是由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传染病,对养鸭业带来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禽类是该病的主要宿主,同时也有报道在人的血清中检测到坦布苏病毒抗体和核酸。但至今人类是否能感染坦布苏病毒尚未定论。动物模型是研究动物感染疾病的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的基础,建立一个成功的动物模型对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以一株从临床分离鉴定的坦布苏病毒(BZ株)分别建立了感染樱桃谷鸭雏鸭和BALB/c小鼠的动物疾病模型,为以后研究坦布苏病毒的感染及跨物种传播机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10日龄樱桃谷雏鸭和21日龄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分别设阴性对照组和攻毒组。攻毒组每只腿肌注射0.2 mL(TCID50=10-7.39/0.1mL)坦布苏细胞病毒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均饲养在合格环境内,自由采食和足量饮水。染毒后不同时间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测排毒规律、细胞因子含量以及不同脏器的载毒量变化。结果如下: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雏鸭表现出头颈震颤、劈叉姿势和痉挛等典型神经症状,偶见死亡。剖检发现肝脏坏死、出血和土黄色变化;大脑毛细血管树枝状充血、水肿;肾脏和脾脏肿大、坏死;胰腺坏死、液化;肺脏出血、水肿;心脏有条纹状出血。而BALB/c小鼠未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但采食量下降、体重生长缓慢,且攻毒后出现死亡。表明感染坦布苏病毒的樱桃谷雏鸭和BALB/c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2、组织病理学观察:雏鸭出现脑血管充血、病毒性脑炎;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均出现异嗜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变性等病变。而BALB/c小鼠则表现为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出现大量神经元细胞紧缩深染;心脏心肌间质出血;肝脏肝细胞和肾脏皮髓质交界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肺脏肺泡壁增厚等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可导致樱桃谷雏鸭和BALB/c小鼠脏器组织出现明显病变。3、排毒及载毒量检测:雏鸭和小鼠排毒规律表现基本一致,利用RT-PCR方法检测鸭的泄殖腔棉拭子和小鼠的粪便,结果显示动物感染第2天开始排毒,并一直持续到结束。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织内的载毒量,结果表明雏鸭和小鼠各组织均能检出病毒。雏鸭大脑内载毒量最高,其次是脾脏、心脏、法氏囊、胰腺;而小鼠的肝脏、肺脏中病毒含量较高,大脑内则相对较低。结果显示,雏鸭和小鼠均能感染坦布苏病毒并进行复制,且禽类的主要病毒侵袭部位是脑,而哺乳动物是肝脏。4、细胞因子含量检测:雏鸭和小鼠细胞因子(IL-2、IL-4、INF-γ)总体趋势一致,不同时间点攻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胞因子浓度且与攻毒时间成正相关。结果表明,雏鸭和小鼠均能感染坦布苏病毒并出现免疫应答反应。通过以上试验成功建立了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樱桃谷雏鸭的疾病动物模型以及初步建立了鸭坦布苏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生物体在有氧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正常情况下,活性氧的产生和抗氧化过程之间存在着平衡。然而,当生物体处于不良环境,例如高温,生物体中活性氧大量产生导致氧化损伤程度增加并引起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在长期进化中,生物体产生了由非酶类和酶类抗氧化物质组成的复杂防御系统。其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土栖白蚁在地下建筑巢穴和蚁道,与土壤及土壤微生物的关系密切。此前的研究表明,木腐菌对白蚁具有吸引作用。然而,土壤真菌与白蚁的关系尚未研究。此外,在设置地下诱饵装置诱集白蚁时发现,白蚁常将土搬运到诱饵装置内,但白蚁这一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土壤及土壤微生物对土栖白蚁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土壤真菌(木霉)对两种白蚁影响的研究:采用双向选择性试验,用商品化的哈
目标快速自动检测与精准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的基础性课题,也是当前家畜智能化养殖的核心技术之一,及时精准定位和识别奶牛个体是后续单产水平、疾病预警、养殖效益以及福利水平等智能分析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以开放复杂环境下的奶牛为对象,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开展牛脸自动检测与识别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不同图像采集设备(如数码相机、手机等)收集整理不同养殖环境、季节、天气、时段、批次奶牛生理活动期的数据
现有的宏微驱动通常采用宏驱动与微驱动相互独立和叠加的方式,使用音圈电机和压电电机共同驱动,引起系统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不易集成化,因此需要在前人研究的精密定位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易于集成的新型精密定位系统。V型超声电机起制动特性快、输出功率大、无电磁干扰和断电自锁等优点,与现有宏微驱动控制平台比较也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化和控制等特点。鉴于此,本文利用V型超声电机作为研究对象,
本试验研究饥饿和再投喂两个生理过程中虎龙斑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微生物变化情况。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设试验组(饥饿-再投喂)和对照组(正常投喂),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74.16±12.08g)的虎龙斑60天,其中前30天为饥饿期,试验组鱼体进行饥饿处理,对照组鱼体保持正常饱食投喂,后30天为恢复投喂期,试验组鱼体恢复投喂30天,对照组鱼体仍保持饱食投喂。
在临床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中,碳青酶烯类药物作为少数有效药物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近年来,介导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blaNDM基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在食品动物中也出现了blaNDM阳性细菌的报道;作为人类肉类食品的来源,食品动物中blaNDM基因的流行给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本研究以山东省一个养鸡场,以及广东省一个兽医站、一个养鸡专业合作社和两个养鸡场的家禽为研究对象,对bl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依然超过了50.0%,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桥头堡”。我国医疗体制在持续地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进一步促进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的智能性,不仅关系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而且也将影响民众的幸福指数。在物联网快速发展之下,将其和乡镇卫生医疗服务进行融合,将推动我国乡镇卫生医疗
火龙果果型独特,颜色艳丽,清甜可口,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火龙果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一年可以多次开花结果。不同月份采摘的火龙果果实品质不同。目前,火龙果不同月份采摘的果实品质分析还未涉及。本文以红皮红肉火龙果(‘红冠1号’、‘红冠2号’、‘湛江红肉’、‘49-3’、‘莞华红’、‘红水晶’)、红皮白肉(‘莞华白’、‘红宝石’、‘阳西白肉’)、红皮粉红肉(‘莞华红粉’
药片表面缺陷是影响药片质量的重要因素,表面缺陷检测已经成为药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目前国内大多生产厂家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主观因素强等问题。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研究药片质量缺陷的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自动化的药片缺陷检测已经成为药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药片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课题组开展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散装药片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本文的研究
沙门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之一,是造成全球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每年在全世界范围沙门菌病大约会发生9380万例。至今,世界上发现了超过2600种血清型,一些沙门菌血清型的流行爆发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健康威胁的同时,它的感染治疗问题对于沙门菌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近年报道发现的肯塔基沙门菌就是这样的一个高风险特征的沙门菌血清型,它具有高环丙沙星耐药和快速的人源和动物源菌株的交叉流行。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