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四十年来,学者对企业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的视角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甚至法学等领域。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同程度地研究了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即企业的性质与企业的内部组织等。现代企业理论可以归为两大流派: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企业的能力理论。两个流派分别从企业的交易和生产两个侧面研究了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但时至今日,不仅任何一种流派都还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体系,而且两种流派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不确定性是指一种无法计算结果发生的客观概率的情形,是由于知识的不完全造成的。当不确定性存在时,人类的行为的中心不再仅限于成本收益的核算,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即,决定做什么和如何做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用不确定性概念,逻辑一致地推进了企业基本问题的研究。企业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家化的过程。本文认为不确定性不仅蕴含着收益的机会,同时还包括可能损失的风险,因此,企业是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机制。在初始的市场上,是不存在企业家的,而正是不确定性的存在,一些对机会敏感并实施行动的人创办了企业。那些创办企业的人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大家认可的企业家。这样,企业的出现和企业家的产生在历史上是逻辑一致的。不确定性的适应及控制能力是企业生存和边界的决定因素。本文认为在静态(或短期内)情形下,企业可获得的适应和控制不确定性的能力是有限制的,因此,企业的规模扩张也存在限制。而从动态上看,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科学知识及管理经验的积累,企业控制和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从长期看,企业的边界是不断扩张的。企业治理问题实质是建立利用不确定性机会和规避不确定性风险的组织框架。本文认为为了应对不确定性,企业会吸收各种资源。各资源的所有者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为了规避冲突,需要构筑企业治理的框架形式。我们认为能力的专业化决定了企业职能部门的形成,而能力的水平是企业层级结构形成的原因。企业的演进是对不断出现的不确定性反应的结果。本文认为,不确定性的内容是随着市场、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企业需要不断地应对不确定性,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就会不断地调整,这表现为单个企业的演进,也表现为企业作为整体的演进。国企改革需要在不确定性的思维指导下进行。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缺乏不确定性的系统思维。改革需要新的思维——不确定性思维。当前的改革战略应当从两个层次展开,即,一是从宏观角度,着眼于应对国家或社会发展层面的不确定性;二是从微观角度,着眼于增强国企的市场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包括对拟投资企业进行评价,对被投资企业后续管理、最后退出变现。对目标企业的评价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运作中的
现代经济中的社会化大生产使投资规模大大超过了个人的投资能力,同时出于分散投资风险的需要产生了以有限责任为基础的股份公司,其突出的特征是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的分离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组慢性疾病,起病于青壮年并可导致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的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如不加以治疗,就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客观上需要利用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来抵御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保险对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杭州市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但是,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了河道正常的水生态功能。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各种措施中,人工
朱子学说是儒学思想史发展历程的一座高峰。朱子学说的重要之处不仅仅是在于其成功“辟佛(老)”从而重新使儒家学说占据主流位置,也是在于其成功地重塑了儒家发展的范式。这
本文围绕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特性展开,结合纳米流体导热及粘度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特性的主要因素。同时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从介观角度揭示纳米流体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是IT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某一火车站的铁路信号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为背景,将嵌入式技术应用到环境监
近年来,WC/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对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涉及领域不广,特别是对WC/钢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很少有报道。针对于此,论文研究合
EPC总承包作为比较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电力建设行业获得蓬勃发展。电力建设投资巨大、工艺复杂,电站总承包商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复杂、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