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秘”走向“神圣”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新时期以来寻根小说中的“神秘”景象描写作了深度的艺术审美探源及剖析,指出了其艺术缺失,并理论可能地为其正当完善提供了一条富有建设性的理性、坚实之路,即从“神秘”走向“神圣”,回归一种宇宙情怀高度的文学伟大写作。具体而言便是:哲学高度之优美的“神圣”、宗教高度之崇高的“神圣”和历史高度之庄严的“神圣”三种“神圣”宇宙情怀审美范式的推重,并借由“神圣”宇宙情怀的审美性人文之光,为“三信”(信心、信任和信仰)危机的当下社会精神情状文学性地注入一针崇高的疗魂强心剂,使人性得到灵美的修复、净化和永升。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神秘”景象描写的文学渊源,包括古典文学的“神秘”谱系勾沉和现当代文学的“神秘”流程考镜;第二章主要探讨“神圣”宇宙情怀审美范式一:中国传统式自然“神秘”中的“神圣”天人合一艺术描写,并详细释读寻根小说“神秘”景象描写的传统艺术“失语”;第三章主要探讨寻根小说“神秘”景象描写在比较文学视域中的双重艺术危机,亦即其“神圣”宇宙情怀审美范式二:西方式宗教“神秘”中的“神圣”诗性崇高和审美范式三:拉美式魔幻“神秘”中的“神圣”历史庄严艺术描写中的创作缺失;第四章主要考辨“神秘”与“神圣”的文化审美内涵,包括“神秘”景象描写的现实之思和“神圣”宇宙情怀的终极之思。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寻根小说中的“神秘”景象描写只有在“秘”中寻“神”,从“神秘”走向“神圣”,回归宇宙情怀,其创生的艺术价值才会经世不朽。论文侧重于建构性地探索寻根小说“神秘”景象描写的正当艺术出路,对于当下的文学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是一盏熠熠闪光的导航明灯。
其他文献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文学的审美也开始出现了世俗化转向,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人的真实生存——日常生活。而土生土长
被王士祯视为继曹植、李白、苏轼之后的第四个“仙才”吴雯,是清初著名的布衣诗人,在清初文学史和诗歌史上应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作为其诗歌和思想代表作的《莲洋集》,后世刊
活跃在深圳的作家丁力,一直在小说创作中关注和展示一种专属于深圳的文化和精神特质,体察中国经济变动前沿的深层奥秘。他以往都是创作一些财经类题材的小说,形成了比较经典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速同比增长6.9%,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度跌破7%。新常态下旅游业逆势增长、表现不俗。2015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比全国第
报纸
蒙古文报刊不仅是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媒介,也是蒙古文学研究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蒙古文报刊的繁荣,对蒙古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1955
内部工作模型是依恋理论的基石,为我们理解依恋的内在加工过程、个体差异、亲密关系、人际行为等提供了崭新的视角。3~5岁是依恋发展的重要阶段,本研究以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带动性大,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汽车产业要向"既大又强"发展,就要把握汽车产业
谭正璧是一位知名学者,但他在上世纪40年代还集中创作了一批历史小说。这些小说诞生于“孤岛”与沦陷时期的上海,从创作到发表都处在一种“不自由”状态中。既受到当局重重限
<正>现有规定的商用密码能否适用于电子政务,国外的作法具有参考意义。而我国规定的“商用密码是指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或者安全认证所使用的密码技术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