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王士祯视为继曹植、李白、苏轼之后的第四个“仙才”吴雯,是清初著名的布衣诗人,在清初文学史和诗歌史上应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作为其诗歌和思想代表作的《莲洋集》,后世刊刻接续不断,版本繁多。经过初步整理,其版本基本可分为以下四个系统:乾隆十五年(1750)刘组曾系统本、乾隆二十九年(1764)孙谔系统本、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张体乾系统本和其他系统本。本论文将重点论述孙谔系统本,并兼及与其他系统本所作的比较研究,以此来阐明孙谔系统本独特的版本价值。论文分为七大部分:引言概述清代有代表性的学术人物对吴雯的评价以及吴雯《莲洋集》版本概况;第一章对吴雯的家世及生平作了考证;第二章阐述了吴雯《莲洋集》的各大版本系统的概念及具体区分情况;第三章对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孙谔刻本作了版本考证和内容研究;第四章则将四库全书孙谔本与南京图书馆藏孙谔本进行了系统比较;第五章从版本来源、卷数及收诗数量、序跋等方面将孙谔系统本与其他系统本作了比较研究;第六章论述了孙谔系统本的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孙谔刻本是孙谔系统本的祖本,后被四库全书所收录。孙谔系统本上承刘组曾系统本,下启苏尔诒、刘贽刻本,在所有系统本中处于关键的位置,而作为孙谔系统本祖本的南京图书馆藏孙谔刻本,其地位和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将《莲洋集》各个系统本脉络梳理清晰后,本论文旨在将独具特色的孙谔系统本所蕴含信息挖掘出来,其与四库全书孙谔本的比较,证明了祖本的弥足珍贵与后世《四库全书》抄本的任意性和功利性;与其他系统本的比较,则更加彰显了其独特的版本文献价值。在三晋出版社出版的《吴雯先生莲洋集》(点校)整理过程中,本论文版本考述成果已经应用在实践工作中,并成为这个正式出版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