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汉盆地是发育在我国东部的白垩-第三系沉积的裂陷型盆地,新沟嘴组是最重要的含油层组之一,其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都与沉积充填及构造密切相关。目前,江汉盆地勘探程度虽然高,但是新沟嘴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新沟嘴组下段同沉积断裂对储集体和有效烃源岩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应用构造地质学、应用沉积学、盆地分析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地震剖面,测井精细解释和岩芯观察等技术手段,分析研究盆地的构造-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的发育分布,对同沉积断裂演化史及其特征组合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对井-震主干剖面重点构造带、区域性断裂带的构造几何学描述,特别是盆内主要断裂带的组合样式和不同构造层的构造特征及其力学性质分析,研究主要同沉积断裂的生长系数和主要构造单元的沉降速率变化。识别出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活动的主要同沉积断裂,总结出断层平面和剖面组合特征,指出同沉积断裂平面上按走向分为四组,剖面上五种组合样式。通过生长指数计算和构造沉降模拟得出:以后港龙湾断裂为界,盆地西部断裂活动强度普遍比盆地东部断裂活动强度大。从全盆地来看,SQXXII沉积期,NE向断层活动强度大;SQXXIII沉积期,NW、NNE向活动强度大。通过对地层的恢复剥蚀,去压实及古水深校正,对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及各层序沉积期的构造古地貌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各层序沉积期古地貌特征与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基本一致,局部存在差异,说明不同沉积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对同期的构造古地貌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边缘同沉积断裂强烈活动期,导致凹陷的形成,而盆地内部的同沉积断裂强烈活动期,形成洼陷以及次级洼陷。整个盆地中,控制盆地次级洼陷的同沉积断裂占大多数。根据同沉积断裂向下切割深度、发育的规模、发育期次,以及对构造古地貌的控制程度将盆内同沉积断裂分为三级:盆缘控制凹陷形成的同沉积断裂断裂、盆内控制洼陷发育的同沉积断裂以及控制次级洼陷的同沉积断裂。结合断层所处的古地貌背景、物源的供给类型,分析盆地砂分散体系的展布,综合断层的剖面以及平面组合样式、井震结合的沉积断面图分析、地震属性特征、含砂率及砂岩厚度特征,辅之以岩心及单井分析,结合根据同沉积断裂的所在位置,几何特征以及组合样式,总结出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受同沉积断裂控制的六种沉积充填样式。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受中国东部近SN-NE向的挤压力的影响,产生了盆内大量的NNE、NE向的同沉积断裂。区域构造活动引起基底断裂的再活动,接受新下段的沉积。此外,在古新世早期,江汉盆地内火山活动比较强烈,主要活动时间为50-60Ma,这部分小规模的同沉积断裂是火山活动作用的结果。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同沉积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发育及储集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总结出三个有利目标区带:一是万城断裂带;二是总口潘场向斜及其周缘带;三是张沟-彭场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