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同沉积断裂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汉盆地是发育在我国东部的白垩-第三系沉积的裂陷型盆地,新沟嘴组是最重要的含油层组之一,其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都与沉积充填及构造密切相关。目前,江汉盆地勘探程度虽然高,但是新沟嘴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新沟嘴组下段同沉积断裂对储集体和有效烃源岩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应用构造地质学、应用沉积学、盆地分析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地震剖面,测井精细解释和岩芯观察等技术手段,分析研究盆地的构造-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的发育分布,对同沉积断裂演化史及其特征组合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对井-震主干剖面重点构造带、区域性断裂带的构造几何学描述,特别是盆内主要断裂带的组合样式和不同构造层的构造特征及其力学性质分析,研究主要同沉积断裂的生长系数和主要构造单元的沉降速率变化。识别出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活动的主要同沉积断裂,总结出断层平面和剖面组合特征,指出同沉积断裂平面上按走向分为四组,剖面上五种组合样式。通过生长指数计算和构造沉降模拟得出:以后港龙湾断裂为界,盆地西部断裂活动强度普遍比盆地东部断裂活动强度大。从全盆地来看,SQXXII沉积期,NE向断层活动强度大;SQXXIII沉积期,NW、NNE向活动强度大。通过对地层的恢复剥蚀,去压实及古水深校正,对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及各层序沉积期的构造古地貌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各层序沉积期古地貌特征与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基本一致,局部存在差异,说明不同沉积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对同期的构造古地貌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边缘同沉积断裂强烈活动期,导致凹陷的形成,而盆地内部的同沉积断裂强烈活动期,形成洼陷以及次级洼陷。整个盆地中,控制盆地次级洼陷的同沉积断裂占大多数。根据同沉积断裂向下切割深度、发育的规模、发育期次,以及对构造古地貌的控制程度将盆内同沉积断裂分为三级:盆缘控制凹陷形成的同沉积断裂断裂、盆内控制洼陷发育的同沉积断裂以及控制次级洼陷的同沉积断裂。结合断层所处的古地貌背景、物源的供给类型,分析盆地砂分散体系的展布,综合断层的剖面以及平面组合样式、井震结合的沉积断面图分析、地震属性特征、含砂率及砂岩厚度特征,辅之以岩心及单井分析,结合根据同沉积断裂的所在位置,几何特征以及组合样式,总结出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受同沉积断裂控制的六种沉积充填样式。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期受中国东部近SN-NE向的挤压力的影响,产生了盆内大量的NNE、NE向的同沉积断裂。区域构造活动引起基底断裂的再活动,接受新下段的沉积。此外,在古新世早期,江汉盆地内火山活动比较强烈,主要活动时间为50-60Ma,这部分小规模的同沉积断裂是火山活动作用的结果。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同沉积断裂活动对烃源岩发育及储集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总结出三个有利目标区带:一是万城断裂带;二是总口潘场向斜及其周缘带;三是张沟-彭场断裂带。
其他文献
阿霉素是一种高效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因此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此前,已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甘草提取物能预防和减轻阿霉素急性心脏毒性。但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处于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承担着双重任务,即少数民族家庭教
在世界教育发展过程中,私立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也不例外。在中国,私立(民办)学校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复兴并发展,私立学校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面对国内外同类学
以灯盏花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模拟增强UV-B辐射的处理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灯盏花的生长、形态和生理及药用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采用了0 kJ·m-2(CK)、2.5、5.0和7.5 kJ·m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建设逐渐向着“长、大、深、群”的方向发展,对围岩失稳破坏所致灾害的预测成为面临的最主要任务之一。但由于公路隧道工程的独有特性,现有的隧道围岩安全基准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达到1%以上。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对左旋多巴治疗
伴随着保险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使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等传统方式已无法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唯有不断
目的:探究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造血系统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中央区,缺血半影区及正常脑组织区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规律及脑缺血后内皮素(endothelins, ETs)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