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移植肝免疫重塑初步探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肝移植已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移植肝作为受体新的免疫代谢器官,在植入受体后立即发生移植肝内的免疫重塑。其中受体来源的免疫细胞(Recipient-derived immune cells,RICs)被大量招募和激活,并与移植肝内供体来源免疫细胞(Donor-derived immune cells,DICs)以及肝细胞发生交互,对受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促进肝移植术后多种并发症包括代谢紊乱,肿瘤复发等发生发展。因此,对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免疫重塑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并制定治疗策略。目的:探索小鼠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内免疫重塑的过程。方法:利用全身表达eGFP荧光蛋白的雌性转基因小鼠(C57BL/6J背景)作为供体,野生型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受体构建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应用单细胞测序、质谱流式技术,免疫组化等方法探究在小鼠肝移植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移植肝内免疫重塑的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12小时,肝内供体来源细胞急剧下降至34%,而受体来源细胞的占比从0%急剧增加至66%。其中绝大多数细胞亚群以受体来源为主,但也有部分亚群仍以供体细胞为主,包括肝细胞,内皮细胞,以及部分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和M2型巨噬细胞。进一步探索肝移植术后两周内肝内免疫重塑情况发现,DICs在两周后仅占总体免疫细胞5.6%,而RICs的占比已达94.4%。就细胞亚群而言,仍有部分M2型巨噬细胞和NK细胞亚群仍保留一半左右DICs。鉴于巨噬细胞在肝脏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对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功能研究发现,受体来源巨噬细胞中(Recipient-derived macrophages,RMs)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占据重要比例,而在供体来源巨噬细胞(Donor-derived macrophages,DMs)中促炎的M1及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均占据重要比例。结论:该项研究首次探索了小鼠肝移植术后肝内免疫重塑过程。RICs在移植术后将快速占据移植肝(>90%),但是DICs在部分M2型巨噬细胞及NK细胞中仍占据重要位置并发挥着作用。在特定的环境信号下,由于巨噬细胞及NK细胞的异质性,供体和受体之间的遗传学差异可能会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产生重大影响。针对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及NK细胞的深入研究可能会有助于加深移植肝内免疫重塑及部分移植后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理解。
其他文献
采用Moskowitz的Flint(Foreig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外语互动分析系统)对湖北省武汉市5所大学的1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听力课堂进行实地观察、录音,采用课堂
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能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形成具有精致结构和特殊功能的无机矿物,因此,学习自然,利用仿生矿化技术合成功能性无机纳米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仿生构建
本翻译实践项目的原文选自2018年施普林格出版的《物联网系统的架构、算法和方法论》(IoT Systems:Architectures,Algorithms,Methodologies)一书。该书客观全面地介绍物联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研究发现:焦虑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外语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可被看作是学习者运用外语时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剂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纳米炭示踪剂注射组和常规组,纳米炭示踪剂注射组术前20~14h注射,根据TME
自伊拉克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不断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做文章,致使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越发剑拔弩张,美国和以色列更是多次扬言要对伊朗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波斯湾地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对微胶囊制备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总结了多种主要的油脂微胶囊化技术,分析了用于油脂微胶囊化壁材的特点,以期
通过对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在保护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总结 ,发现其保护作用机制具有多靶点、多层面的特点 ,主要从清除自由基、拮抗钙超载、抑制
退耕还林工程是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通过对陕北退耕区典型农户的案例分析,考察了安塞县和米脂县典型退耕区的农业联合生产水平,并对导致联合生产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通过对影响大米食用品质因素的分析,探讨大米食用品质改良的机理,正确选择及应用大米食用品质改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