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家长与学生过于注重成绩表现,忽视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近年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各界热议,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求及各学科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有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及科学精神与科研意识,而这正是当前教学中所欠缺的。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提出化学课程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等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以科学家的事迹与经历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与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化学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了解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因。其次,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所处的水平。再次,对两个班级的调查结果利用SPSS23.0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教学班级的化学核心素养水平基本一致,可以开展教学实验。随后,提出化学史融入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并对人教版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内容进行梳理,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实验。最后,再次通过调查问卷对开展教学实验后学生的水平进行分析。对教师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7名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化学史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仅有1位。教学实验前,关于“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两个教学班学生测试卷平均得分分别为49.62、49.82,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较为薄弱。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必修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相对较少,必修1共计7处,必修2共计5处,而选修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较多,选修1中有10处,选修3中有12处,选修4中有6处,选修5中有9处,选修6中有4处,尤以选修2最多,有24处。教学实验后,两个教学班学生测试卷平均得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化学史进行教学,实验班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班,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提升程度高于对照班,相较教学实验前提高14.32%。后测结果显示:将两个教学班级的方差与偏差对比可知,对照班无论方差与偏差都高于实验班,说明对照班的学生在作答时答案的选择更具多样性,即正确率相较于实验班更低,由此可以判断,将化学史素材融入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核心素养有帮助。通过将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将化学史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课堂参与度及对化学课程的喜爱程度,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核心素养,学生对与化学、社会相关的时事及热点的关注度有所增加,在理解化学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方面也有明显进步,对求真务实、艰苦探索、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深刻的体会与了解。除此之外,将人教版必修与选修教材中所呈现出的化学史素材进行归纳与梳理,有助于教师检索化学史素材并融入教学,提高备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