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本质上系由多基因参与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炎性介质和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作为关键的效应细胞,气道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增加是哮喘最显著的病理学特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具有激活初始型(naive)T细胞的独特功能。现认为,哮喘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其中致敏个体形成EOS性气道炎症,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是引起和维持这种炎症的重要因素,而DC在决定T细胞分化方面发挥中心作用。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一种参与调控多种与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p50(NF-κB1)/p65(RelA)异二聚体,可能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发挥中心作用:(1)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巨噬细胞和支气管粘膜上皮活检均示NF-κB异常激活;(2)变应原、臭氧和病毒感染等与哮喘加重有关的因素,可以刺激NF-κB激活;(3)哮喘治疗一线药糖皮质激素就是一种强力的NF-κB抑制剂(inhibitors of NF-κB,IκB)。另外,抗氧化剂、三氧化二砷(As2O3)、硒剂(selenite)、胶酶毒素(gliotoxin)、阿司匹林、柳氮磺胺吡啶、姜黄素和红霉素等抗炎药也是强力的IκB。体内和体外实验已证实,通过以下途径可靶向阻断NF-κB激活:(1)过表达IκB或IκB激酶(IκB kinase,IKK)的负显性突变体;(2)结合NF-κB的双链圈套寡核苷酸;(3)减少NF-κB p65亚单位合成的反义寡核苷酸。 尽管NF-κB激活因素较多且起始跨膜信号转导各异,但其最重要的抑制蛋白IκBαN端调节区的丝氨酸(serine,Ser)32/36发生磷酸化和降解作用则是NF-κB激活的共同途径。显然,通过抑制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