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所译材料为导师崔延虎老师搜集的一部有关中亚部落方面的学术著作《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家谱制建设》。所译文本分五部分,它们分别是:党派之争与郁金香革命;关于亲属关系的意识形态;认同感历史家谱制的想象:关系的建立;义务以及对羞耻感的处理;种族进化和民族身份的形成。本书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家谱制为研究方法,深刻探讨了部落制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们理解部落以及中亚政治作用甚大。此次英汉翻译实践,强化了笔者对翻译技巧的应用,提高了笔者处理语言差异的灵活度。但是所译的文章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它们主要表现在表达生硬、句式结构混乱和意义含糊三个方面,这些问题,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此翻译实践报告的目的在于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发掘,并探讨出避免此问题再次出现的对策和方法。在这篇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造成译文可接受性和可读性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译者对原文句子结构的直接搬用,二是译者缺乏对英汉语言的表达差异的认识,三是译者的望文生义。结合此三点原因和翻译过程中的实际经验,笔者探讨出了克服此类问题的方法。最后,笔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的收获以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