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关键技术及高压安全策略研究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wxwp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是纯电动汽车整车能量分配与优化、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集成。以能量管理为主线,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对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产品中。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技术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分析了高压安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并针对绝缘检测模块中无源绝缘电阻检测方法的弊端,研究了有源绝缘电阻检测方法。第二,根据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系统要求设计了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软启动电路,并应用到实际产品中。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受限是制约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问题,根据纯电动汽车的驾驶特性,将纯电动汽车分为三种驾驶模式,动力模式、经济模式、常规模式。动力模式注重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电机控制系统对于加速踏板响应更为迅速,驱动电机输出当前转速下更高的转矩值,使得车辆具备更好的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经济模式则以最大的续驶里程为控制目标,在满足车辆基本行驶条件的前提下,电池系统、电机系统尽量工作在高效区,最大限度的延长车辆的续驶里程;常规模式为正常驾驶模式。运用模糊控制的方法设计了整车控制器,并经过Matlab软件仿真和实车试验来证明结果有效性。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其中采集系统是数据信息获取的通道,它的信息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以及剩余续驶里程的估算。然而针对在信号采集及传输过程中经常出现时滞问题,运用常时滞T-S模糊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给出了非线性常时滞T-S模糊系统的相关稳定性条件,设计了稳定性控制器并经过试验验证,很好的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及传输过程时滞问题。针对更为复杂的纯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中无线图像传输时滞问题,研究了基于Roesser模型的二维离散系统稳定性控制理论。此外,针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系统执行器故障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S模糊系统的可靠性控制器设计方案,该控制器采用了不同的控制架构,从而引入更多控制增益矩阵变量,并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可靠控制器设计条件,降低了控制系统的保守性,并通过仿真验证。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能够有效的延长车辆的续驶里程,构建了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模型,应用基于最小制动力分配策略,降低了车辆的能量消耗率,提高了车辆的制动回收能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并在双能量型纯电动汽车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针对纯电动汽车高压绝缘电阻检测电路特点,分析了无源绝缘电阻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源绝缘电阻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正负母线对地对称绝缘电阻无法测量的问题。此外,为保护纯电动汽车高压零部件使用安全,设计了高压软启动电路,并应用于实际产品中。
其他文献
民主与法治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公民财产权产并不能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由多数人来决定,因为公民财产权本身就是多数人通过民主的形式而确定的一项法律权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
中国严寒地区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气候,使得建筑能耗比其他地区高出很多,根据相关调查可知该地区建筑能耗占据全部能耗的一半以上。体育馆建筑能耗更是由于其巨大的建筑体量与严格
《南京!南京!》改写20世纪50—70年代和80年代以来关于"抗战"影像的双重叙述。如果说50—70年代主要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武工队的方式来论述抗日战争,把"抗战"论述与
2009年5月11日11时,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位于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的220千伏二台山输变电工程,经过各条战线数千人长达8个多月的艰苦卓越的奋战,终于顺利投运。与此
<正>西方对于中国的知识建构肇始于公元几百年前的古希腊和以后的古罗马。在古希腊语中,中国被称作"丝国"(Seres),中国人是长着红头发但不会使
<正>笔者运用针刺透穴配合五官超短波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并与30例传统针刺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门诊及住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这三大规律,把教学内容改革放在核心位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
中学生校服涂鸦行为,一直都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尴尬话题,历年来围绕这个话题的内容、形式不断有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随着经济的发展,校服得到了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以及社会的
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是专利授权的三个实质条件,其中尤以创造性最主观、最难以把握。创造性在美国称为"非显而易见性",在欧洲称为"创造性步骤",在日本称为"进步性",其意义
安徽北部是安徽省的重要区域,皖北面积占全省的28%,人口占全省的44.6%,但经济总量只占28.3%。近些年安徽南北经济发展不均衡,皖北经济基础较差,特别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促